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本地要闻 >> 正文

“四有”活动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

来源:

近日,德令哈市按照“有事没事常去转转、家有病人常去看看、有活没活帮着干干、家有矛盾帮着劝劝”的工作要求,常态化开展驻村干部“四有”活动,用心察民情、访民意,用情解民忧、纾民困,用力惠民生、暖民心,以实际行动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

以“四问”走好群众路线,切实“问需于民”听民声。全市66名驻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农牧民群众家中,向广大农牧民群众询问家庭收入、务工就业、子女教育等生活情况2685次,把情况摸清楚,把症结分析透,把对策研究透。询问耕地面积、粮食产量、牲畜养殖、温室大棚种植、饲草料储存、农作物销售等生产经营情况1576次,逐步分析发展优势及短板,擘画乡村振兴蓝图。问养老、医保、低保、大病救助、“雨露计划”等政策落实情况1453次,及时总结归纳新变化、新情况和新问题,把脉要准、药方对路,不断增强服务群众的工作本领和业务能力。问冬季取暖,住房改造、维修牧区道路、修建厕所及水渠等迫切需求1248次,通过掌握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将群众需求转化为驻村工作的重点方向,切实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

以“四讲”传递党的声音,坚持“送策于民”聚民心。为广大农牧民群众宣讲《党的二十大报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中国共产党章程》等党的思想理论1040次,驻村干部以“主人翁”姿态参与村党组织主题教育,在“用乡音、传党音”中凝民心。在“家门口”为农牧民群众提供政策服务,讲农业扶持、粮食补贴、小额信贷等党的惠民政策1601次,帮助群众算好政策“红利账”,让广大群众全面知晓党的惠民政策从哪里来、为谁来、谁受益。讲村集体经济发展及分红、典型经验等巩固脱贫成果1575次,以乡村振兴故事持续激发驻村干部与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讲谋划产业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村容村貌、完善农村交通运输体系等乡村振兴事业1742次,下好发展先手棋,提振农牧民群众“钱袋子”更鼓、“精气神”更足的信心决心。

以“四必访”践行为民宗旨,着力“心系于民”纾民困。坚持群众路线,恪守“为民”宗旨,扎实做到群众生病住院必访、遭受灾害必访、婚丧嫁娶必访、家庭邻里纠纷必访,从群众的言谈举止中捕捉生活中的“小细节”,察觉他们的“小烦恼”,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需,访出工作“真经验”。看望生病住院群众79次,“面对面”“心与心”“手拉手”地与生病住院群众聊困难、聊心事,在医疗救助方面施以援手,把党的温暖送到家门口、心坎上。慰问遭受灾害群众13次,及时了解生活现状,帮助农牧民群众排忧解难。走访婚丧嫁娶群众44次,走进群众生活、融入群众当中,与农牧民群众深度交往交流交融。运用好新时代“枫桥经验”,钻“矛盾窝”、进“问题群”,帮助成功化解家庭邻里矛盾纠纷39次,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

上一条:党建引领激活乡村治理新动能 下一条:德令哈:风好正是扬帆时 勇毅笃行谱新篇

关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