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本地要闻 >> 正文

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做强生态经济产业

来源:

近年来,德令哈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奋力推进“一优两高”战略部署,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和生态旅游业,全市生态经济发展效果明显。

一、基本情况

一是生态畜牧业方面。全市共有4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42个行政村,其中牧业村13个,草原总面积2288.84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693.74万亩。自2010年5月德令哈市生态畜牧业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已组建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13个,其中已有克鲁诺尔、贡艾里沟、陶生诺尔等3省级示范合作社个合作社完成股份制改造。目前,全市共计入社79户,入社整合牲畜9377只,入股草场面积29.68万亩。

二是生态旅游方面。“十三五”以来,全市旅游业持续保持高速稳定增长良好态势,接待旅游人数从2016年的236万人次增长至2019年的412.95万人次,年均增长16.6%,旅游综合收入从12.5亿元增长至22.36亿元,旅游经济规模逐年扩大。2017年以来,全市共实施旅游产业项目15个,其中,新建9个、续建6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78亿元。

二、采取的措施

(一)生态畜牧业方面。一是及时调整两级联动组织机构。明确乡(镇)党委政府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联点领导、联点干部具体负责生态畜牧业村建设工作,实行联点领导、乡(镇)干部、两委班子三级联动。按照“一村一策、一村一品”发展要求,帮助指导各村研究确定生态畜牧业发展目标及思路,制定详细工作计划,细化分解任务到村、责任到人,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正确引导牧民消除惧怕草场适度规模流转的顾虑,使广大牧民群众充分认识建设生态畜牧业的重要性和开展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经营优势,充分调动牧民群众积极性,为生态畜牧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三是充分发挥农牧部门技术指导作用,引导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生产建设,扩大合作社综合服务范围,建立完善符合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各类规章制度,积极动员牧民群众参与专业合作社,推进生态畜牧业有序开展。四是合理安排示范村建设资金使用,保证项目资金主要用于建设合作社基础设施、储备库、生产要素的优化重组、前期入户调查等合作社软硬件的建设。五是规范合作社生产、经营管理制度,细化入股方案和牲畜重新组群方案,合作社财务单独设账,每季度公开收支情况,接受社员和法定部门的定期审计。六是确立“合作+股份”经营发展模式,对生产要素进行有效整合,实行草场牲畜规模经营、集中管理,合理调整畜群结构,不断优化畜种畜群结构。通过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管理,进一步解放部分牧区劳动力,采取用工按劳取酬、利润按股分红为主的分配模式,拓宽牧民增收渠道。同时,积极推行以草定畜、草畜平衡措施,缓解草场放牧压力,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二)生态旅游方面。一是实施德令哈旅游目的地形象推广计划,先后组织参加“一带一路”最美驿站媒旅大会、“大美青海,请听我说!”宣传推介大赛,获得“最佳线路”和区县组二等奖。开展北京媒体、西安海子诗歌节等省外宣传活动,制作沙画创意旅游宣传片和“浪漫之都星空之城”系列宣传册。以“百景走百城”等省外推介会为平台,以2020年第二届环“情人湖”骆驼赛系列活动、海子诗歌节等特色活动为窗口,持续扩大德令哈旅游知名度。二是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省绿化模范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柯鲁柯农垦文化风情小镇成功申报为2017年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举办旅游从业人员业务能力及管理人员培训班,旅游环境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改善。三是积极推进城市旅游与城镇新农村建设、特色文化、智慧旅游、铁路运输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尕海湖国家湿地公园—民族团结进步塔—柏树山国家森林地质公园―万亩枸杞观光园—可鲁克湖—托素湖—怀头他拉岩画—柯鲁柯农垦文化风情小镇—农垦博物馆—“德令哈眼”摩天轮—海子诗歌陈列馆—巴音河景观带精品旅游路线。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是根据全国生态畜牧业试验工作要求,全力争取饲草料种植、高效养殖、发展畜产品加工销售。积极探索“合作社+自然资源”,打造“半细毛羊、黄牛”为主体的专业合作社模式。整合种植、养殖、畜产品加工等产业统筹发展,示范带动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科学生产。坚持草畜平衡,提高草场利用率,确保农牧民致富增收。

二是统筹推进万亩有机枸杞生态观光产业园、固始汗特色文化旅游产业街、柏树山生态观光体验园项目。积极协调省内团委、工会、妇联、教育等相关部门,开展省内研学游活动。举办海西州首届“草膘牛羊肉美食节”,通过传统特色饮食文化,提高畜产品品牌知名度。将河西街道北山村、巴音河村、巴音河西村、白水河村四个村整合建设为集户外野趣区、康养与旅游结合、民俗生活区、农事体验区、生态大棚采摘区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三是积极与铁塔公司沟通合作,利用12座铁塔及旅游沿线服务点进行广泛宣传。利用新能源科技产业链、天文科普馆、光伏产业园、农垦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资源,推出精品特色研学游项目。举办德令哈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市(俄、蒙、尼、德)文化旅游系列交流活动、“浪漫之都,星空之城”德令哈2020年夏季文体旅游等活动,打造德令哈城市名片,提升城市知名度。

上一条:德令哈市对今年“两会”的期盼建议 下一条:德令哈市“互联网+教育”存在的不足和短板

关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