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领导之窗 >> 部门信息 >> 正文

【河西街道办事处】积极传递人大立法基层声音 高质量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

来源:

河西街道自2022年5月被设立为基层立法联系点以来,高质量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健全完善参与立法工作机制,拓宽公众参与立法渠道,努力将河西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打造成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示范点。

搭建优势互补平台,畅通征询“快车道”。以“三室一站一平台”建设为契机,投入5万元建设资金在原有街道代表联络室的基础上深化建成“有阵地、有标识、有制度、有人员、有活动、有台账”的标准化基层立法联系点前沿阵地,实现了人大代表联络室与基层立法联系点“场地互用、人员互通、信息互享、工作互促”的工作新模式。规范设置“海西州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等外部标识,通过联络室、各村(社区)联络站(室)开展活动,将“走进来”接待和“走出去”履职相结合,畅通选民与人大代表联系渠道和平台,让群众了解立法工作、参与立法工作,在“拉家常”中收集意见建议。

完善架构联系网络,规范立法“全流程”。按照州、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要求成立以街道党工委书记为组长、人大街道工委主任为副组长、村(社区)书记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先后制定《河西街道人大代表联络来访接待制度》《河西街道人大工委基层立法点工作制度》《河西街道人大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联络员岗位职责》等制度,确保立法联系点工作稳步推进。依托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健全11个立法信息采集站,以基层立法信息采集站为辐射区将37个网格设立为基层立法采集点,明确11个基层立法信息采集站、采集点的职责和任务,对采集员工作程序提出规范要求。同时,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顾问、司法所干部、调解员、老党员、村(居)民代表等相关人员纳入基层立法征求意见范围,并结合草案实际,有针对性地组织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开展草案征集活动,为广泛征集意见建议提供坚强保障。

拓展民意收集渠道,架起民意“连心桥”。利用代表联络室服务代表、联系群众、汇集民意的独特优势与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深度融合,人大代表通过与群众面对面对话、一对一交流,广泛吸纳群众的立法意见,准确传递群众立法建议,激发代表和群众参与法治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将立法征求意见建议与普法宣传相结合,邀请法律顾问、法律工作者走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和社区联络站,通过解读立法背景,宣传立法目的,使立法与普法实现良性互动,立法建议质量不断提高。充分发挥立法联系点作用,依托街道、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矛盾调解委员会、社区调解阵地打造集政务服务、纠纷调解、法律咨询等为一体的“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加深群众对立法工作认识。

多维结合发挥优势,打造法治“新窗口”。河西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先后完成9部条例立法意见建议征询收集工作。通过召开座谈会、调研走访、收集采集点意见等方式,充分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专业人士以及辖区热心群众代表等人的意见建议,全年征集意见建议14条、上级采纳2条。充分利用“国家宪法日”以及其他重大节假日,组织参加学习培训,推送相关会议文件精神、政策法律法规和人大业务知识学习培训咨询,让人大代表、立法联络员、采集员熟悉掌握宪法、选举法等重点法律及立法程序、办法和要求,切实提高代表、联络员的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能力。建立实行“基层立法工作+人大代表+基层治理网格化”模式,将进站人大代表纳入社区网格,组建志愿服务队,深入辖区走访服务群众,参与排查安全隐患,协助解决矛盾纠纷。

上一条:【河西街道办事处】践行为民宗旨 解锁基层社会治理“密码” 下一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1235就业举措拓宽群众增收路

关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