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河西街道党工委以“六个强化”为抓手,构建推进作风建设全链条体系,聚焦学习教育与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等重点工作,一体部署,融合推进,着力推动“六个提升”,形成“学、查、改”闭环管理机制,实现党建引领与作风建设互促共进。
强化组织领导,提升执行效能。构建“四融四促”工作体系,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与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以纪律强党建、以规矩抓党建”工作、“转作风、扬正气、强担当、真落实”作风整治专项行动和全面从严治党“走在前、作表率”工作深度融合,促组织建设提升、促服务效能优化、促清廉形象树立、促拒腐防变能力增强。建立“1+3+N”责任落实体系(1个专班统筹、3个方案引领、N项配套措施),通过“三级联学”机制(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党支部研学、党员践学)和“五个一”机制(学一篇原文、剖一个案例、找一类问题、讲一方面规定、谈一点体会),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截至目前,街道党工委召开学习教育安排部署会1次、推进会2次,专班专题会3次,各党支部召开安排部署会16次。
强化头雁领航,提升示范效应。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引领作用,实施“书记领航工程”,街道党工委书记带头开展“纪法微课”,班子成员和辖区支部书记每周轮流主讲“微党课”,将学习内容同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日常活动等相结合,推动学习教育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截至目前,开展“纪法微课”讲学2次。建立“学习需求动态调研”机制,通过发放问卷、个别访谈等方式,每月收集党员学习需求,动态调整“1+X”学习计划(日常理论学习+X研讨、党课、警示教育、送学帮学等),截至目前,党工委集中学习2次,交流研讨1次,警示教育1次,各党支部集中学习18次;工委班子成员和各支部书记制定个人学习计划21份,交流感言14次。针对流动、老弱党员,通过“线上+上门”的送学模式,搭建一对一联学帮学机制,确保学习不漏一人。截至目前,辖区流动党员118人、老弱党员129人,对流动党员、老党员开展帮学29次。
强化宣传引导,提升参与广度。构建“四维联动”宣传体系。线上依托“共富样板 幸福河西”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新媒体平台,高频次推送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解读短视频、图文文章,打造“指尖上的宣传矩阵”,实现政策宣传实时化、便捷化。截至目前,已发布推送学习内容15余条,推送典型案例4条。线下通过支部党员大会、群众代表大会、公示栏等线下载体,定期宣讲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公开通报整改情况,构建“面对面+可视化”的线下宣传网络,确保党员群众“听得懂、看得见、记得住”。截至目前,设立举报箱12个、张贴举报公告40余张,入户宣传800余户。日常指导基层支部将宣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嵌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工作例会等日常活动,通过情景模拟、案例研讨、互动问答等形式,推动宣传教育融入组织生活和工作场景,实现“浸润式宣传”常态化。截至目前,开展主题党日12次,召开工作例会9次。分层宣传。针对机关干部,开展“作风建设大家谈”座谈会,以互动交流强化宣传实效;针对村(社区)工作者,结合岗位职责开展针对性宣传,推行“廉洁服务承诺制”;针对“两新”组织,通过党建指导员一对一辅导,将规定精神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宣传;针对年轻干部,组织集体廉政谈话,以“扣好第一粒扣子”为主题开展警示宣传。截至目前,召开作风建设座谈会1次,对领导班子成员和5名新任职工作人员、9名到村任职大学生开展一对一谈话1次。
强化民意导向,提升服务温度。构建“四查”问题发现机制。自查自纠。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对照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结合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和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专项整治等专项行动,全面进行自查,列出班子和个人问题清单。截至目前,撰写自查自纠报告30余份,排查廉政风险点70条,制定防控措施82条。群众帮查。通过召开恳谈会、座谈会、入户走访等方式广泛征集“两代表一委员”、离退休村(社区)干部、服务对象、群众代表意见。截至目前,召开恳谈会15场次,现场解答群众问题30余条,会后协调解决10余条,收集意见建议54条。互相帮查。通过党工委书记与班子成员、辖区所属支部书记,班子成员与分管人员谈心谈话,互相发现和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列入问题整改清单。截至目前,集中约谈1次30人,谈心谈话16人次,签订承诺书46份。交叉互查。由街道纪工委牵头组建联合检查组,重点围绕学习教育开展情况、制度执行规范程度、问题整改落实成效等内容,组织村、社区、两新党组织开展交叉互查工作。截至目前,帮扶指导各支部15次。
强化精准服务,提升干群黏度。结合全市全面从严治党“走在前、作表率”工作,用好定期接访下访制度和开展“三必访三必问”活动(困难群众必访、信访对象必访、企业商户必访;问生计冷暖、问发展建议、问作风表现)。截至目前,入户走访困难群众19户,新纳入符合政策城乡低保3户6人;临时救助2户2人,救助资金47219.87元;调解矛盾纠纷6件,接收“12345”政务服务热线5起,办结率100%;发放新入商户手续办理一次性告知清单600余份,召开甘南村商业街招商引资会2次,谈成意向企业1家。建立“民生服务项目库”,将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纳入“书记督办清单”,实行挂图作战、销号管理。截至目前,收集整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清单33条,转办行业部门2条,现场回复5条。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政策宣讲”“帮困解难”等活动,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服务全过程,以“服务温度”检验“作风硬度”,构建新时代“亲”“清”干群关系。
强化制度赋能,提升监督恒效。统筹整合监督资源,建立“四查四看”督导机制(查学习记录看实效、查问题台账看整改、查服务档案看作风、查制度执行看长效),构建“纪工委统筹协调+监委会精准发力+党员群众广泛参与+特邀监督员靶向监督”的多元协同机制。通过联合督查、交叉互查等方式,聚焦村(社区)集体“三资”管理、惠民政策落实、工程项目建设等群众关切领域,开展专项监督行动,形成“全方位、无死角”的监督网络。以制度赋能推动监督效能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作风建设从“治标”向“治本”深化,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截至目前,复盘制度5个,制定各项工作流程13项;对街道下辖五个村经济合作社进行专项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市级及街道开展“三资”管理日常监督检查6次,发现问题10条,已督促整改7条,3条正在整改中,举办“三资”业务培训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