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令哈市2020年
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调整方案公示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意见》(国发〔2016〕22号)、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青政办〔2016〕123号)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要求,为进一步优化财政涉农资金供给机制,做好“放管服”工作,完善财政支农扶贫机制,推进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围绕省委、省政府“四年集中攻坚,一年巩固提升”总体安排,按照“整合资金、加大投入、集中力量、办好实事”工作思路,扎实做好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助推全县脱贫攻坚巩固提升,结合德令哈市实际,制定如下调整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工作原则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四年扶贫攻坚,一年巩固提升”的总体部署和市政府“八个一批”脱贫攻坚计划,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脱贫攻坚、发展农牧业生产、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目的,充分利用好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扶贫资金的自主权,逐步建立以市扶贫攻坚为主体的财政涉农资金整合使用机制,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完成我市脱贫攻坚巩固提升目标任务。
(一)解放思想、创新机制。以精准扶贫为引领,以脱贫实效为导向,鼓励各部门大胆创新、主动作为,改变涉农资金“撒胡椒面”和“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的现状,化“零钱”为“整钱”,优化财政涉农资金配置。坚持整合资金、集中财力的原则,在整合财政涉农资金过程中,力争做到方向精准、重点突出、任务明确、内容细化。
(二)狠抓落实、统筹使用。市政府作为财政涉农资金整合使用实施主体,根据我市脱贫攻坚巩固提升计划,统筹整合使用涉农资金,承担资金安全、规范、有效使用的责任,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
(三)精准发力,注重实效。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要与脱贫成效紧密挂钩,精确瞄准建档立卡脱贫人口,激发脱贫群众内生动力,着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二、工作目标
今年开展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工作,进一步加强资金整合和统筹使用长效机制,进一步增强统筹能力,优化财政涉农资金供给机制,做到“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管口放水”,推动涉农资金统筹安排,提高涉农资金安全、规范运行。
三、年初计划整合情况
根据年初中央、省、州下达我市各类财政涉农资金和2020年度本级财政预算,结合年度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计划,年初纳入统筹整合资金规模3048万元,计划整合涉农资金304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913万元,州级财政资金1050万元,县级资金85万元。按照整合资金来源类别:农业发展资金185万元,水利发展资金312万元,林业生态保护资金1275万元,扶贫开发资金1140万元,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136万元。
四、调整后统筹整合资金范围及规模
针对年初计划整合数,依据反馈整改要求和资金变动情况,最终纳入调整整合范围的资金规模9522.53万元,计划整合资金5687.04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524.04万元、省级财政资金768万元,州级财政资金225万元,市级资金3170万元,最终调增计划整合资金2639.04万元。
与年初计划比较,增加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5.04万元、农牧业生产发展资金335万元、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274万元、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中央基建投资150万元、农村住房改造资金1670万元、水利发展资金1500万元。根据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三农”建设资金中应扣除重大引调水工程、重大水源工程、江河湖泊治理重大工程,林业改革发展资金中扣除天然林保护管理项和教育、医疗、卫生等资金不应纳入整合范围的要求,将年初计划的林业生态保护资金1275万元调整为0万元,比年初计划减少1275万元;将年初计划的水利发展资金312万元调整为282万元,比年初减少30万元。按照增加资金与减少资金相抵,调整方案整合资金5687.04万元,比年初方案资金增加了2639.04万元。
五、调整后整合资金安排项目情况
根据省、州、市脱贫攻坚工作部署,我市坚持以脱贫攻坚巩固提升统揽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结合我市本年度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的实际,协调各部门对2020年项目进行统筹谋划,本年度全市项目库共规划各类项目26个,项目总投资5687.04万元。具体情况如下:
(一)农牧业生产发展类:农牧业生产发展类项目15个,项目总投资1290.04万元。
1.2020年资产收益项目,项目总投资422万元。
建设内容:委托德令哈恒欣扶贫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投入中石油海西分公司进行投资收益,按投入财政资金6.2%的比例进行固定收益,投资期为半年,期满收回本金。
受益情况:项目完成后,预计收益13.08万元。带动全市努尔、郭里木新村等20个贫困村和东升村、尕海村等19个有贫困人口的行政村村集体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通过设置公益性岗位等辐射带动全市建档立卡户242户725人增收。
绩效目标:按投入财政资金6.2%的比例进行固定收益,通过实施该项目带动全市20个贫困村和19个有贫困人口的行政村增收13.08万元以上,收益建档立卡户242户725人。
建设期限:2020年
责任单位:市农牧和扶贫开发局
2.尕海镇东升村、富康村、富源村、尕海村等四个行政村购置牦牛发展产业项目,项目总投资200万元。
建设内容:尕海镇东升村、富康村、富源村、尕海村等四个行政村各购置牦牛70头,发展牦牛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
受益情况:项目完成后,预计每村各收益4万元以上,带动村集体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通过牦牛短期育肥,带动东升村、富康村、富源村、尕海村四个村1091户4212人(脱贫户16户52人)增收。
绩效目标: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购置70头牦牛进行短期6个月育肥实现村集体收益4万元,循环使用,扩大规模养殖牦牛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
建设期限:2020年
责任单位:尕海镇人民政府
3.2020年国有贫困林场扶贫资金项目,项目总投资25万元。
建设内容:完善林场基础设施(墙体粉刷、新建化粪池及路面硬化)。
受益情况: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切实改善德令哈市林场职工办公环境及林场生活所需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国有贫困林场自身发展能力。辐射带动周边农牧(贫困户)增加经济收入。
绩效目标:完善林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林场生活、生产条件,进一步提高国有林场经营能力,确保林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建设期限:2020年
责任单位:市林业和草原局
4.青稞良种基地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26万元。
建设内容:种植繁育青稞良种面积2000亩,收储种粮户粮食作物种子50万公斤。
受益情况:通过项目实施流转土地2000亩,带动农牧户参与种植临时务工等方式,提高农牧户的经济收益。
绩效目标:收储种粮户粮食作物种子50万公斤,增加农牧民收入,提升脱贫攻坚质量。
建设期限:2020年
责任单位:市农牧和扶贫开发局
5.德令哈市蓄集乡浩特茶汉村藏系绵羊养殖项目,项目总投资50万元。
建设内容:蓄集乡浩特茶汉村购置3-4岁藏系绵羊(母羊)333只,组织养殖,母羊用于繁殖,1年后出栏销售当年的羊羔,后续每年组织正常出栏销售,5-6年母羊更新淘汰一次,实现收益,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
受益情况:通过项目实施,壮大浩特茶汉村村集体经济,辐射带动浩特茶汉村117户342人牧民(脱贫户1户1人)增收。
绩效目标:蓄集乡浩特茶汉村完成3-4岁藏系绵羊(母羊)333只购置。项目建成后,村集体年均增收8.28万元。
建设期限:2020年
责任单位:蓄集乡人民政府
6.德令哈市尕海镇努尔村牦牛养殖项目,项目总投资50万元。
建设内容:尕海镇努尔村从省内购置牦牛70头,采取“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运行模式进行集中养殖、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和防疫,进行短期育肥,循环使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受益情况:通过牦牛短期育肥实施,进一步发展壮大脱贫村村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预计年收益4万元以上,带动全村83户298人(脱贫户3户7人)增收。
绩效目标:通过购置70头牦牛进行短期6个月育肥,实现村集体年收益4万元以上,循环使用,壮大村集体经济,扩大养殖牦牛产业规模。
建设期限:2020年
责任单位:尕海镇人民政府
7.德令哈市怀头他拉镇怀图村绵羊养殖项目,项目总投资50万元。
建设内容:怀头他拉镇怀图村购置300只母绵羊进行繁育,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受益情况:通过项目实施,村集体年收益7.2万元,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全村195户619人农民(脱贫户13户28人)增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绩效目标:购置300只适龄母羊进行繁育,预计300只母绵羊年产90只小羊,怀图村村集体年均增收7.2万元。
建设期限:2020年
责任单位:怀头他拉镇人民政府
8.2020年精准扶贫小额信贷和青春创业贷款贴息项目,项目总投资43万元。
建设内容:对全市2020年“530”小额信贷建档立卡脱贫户和青春创业贷款企业或合作社等金融贷款进行贴息。
受益情况:通过实施“530”小额信贷金融扶贫工作,有效解决建档立卡脱贫户在发展产业和生产过程中资金短缺问题;通过“青春创业”贷款,提高贷款企业或合作社辐射带动能力,按每带动或吸纳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给予10万元贷款额度,拓宽建档立卡脱贫户就近就业渠道,实现增收目标。
绩效目标:完成2020年“530”小额信贷和青春创业贷款贴息工作,通过撬动市场信贷资金支持脱贫户、企业、合作社发展,以此带动脱贫户稳步增收,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项目期限:2020年
责任单位:市农牧和扶贫开发局
9.2020年致富带头人培训项目,项目总投资27万元。
项目内容:对有意愿带动脱贫群众创业致富的返乡大学生、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创办人、村致富能人等人员,委托具有资质的部门进行培训,完成63名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
受益情况:通过对全市三镇一乡、三个街道办事处42个行政村63名创业致富带头人进行培训,提升致富带头人开拓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一批创业能成功,致富有成效的创业致富带头人,并带动农牧民及贫困人口增收。
绩效目标:培育63名创业致富带头人,通过创业致富带头人示范带头,辐射带动和提升建档立卡脱贫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通过智力扶贫,实现转移就业、创业,增加脱贫户收入,提高脱贫人口创业就业能力。
项目期限:2020年
责任单位:市农牧和扶贫开发局
10.2020年贫困家庭大学生和中高等职校生助学补助资金项目,项目总投资32万元。
项目内容:对全市符合条件的2020年“雨露计划”贫困家庭大学生和中高等职校生助学补助。
受益情况:对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本科按6000元、专科按5000元、中高职生按5000元进行补助,使“雨露计划”贫困家庭大学生和贫困家庭中高等职校生完成学业。
绩效目标:通过实施该智力扶贫项目,补助全市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和贫困中高职生,进一步发挥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面的重要作用,扶持其完成学业,提高贫困家庭新生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增强其稳定就业和持续增收能力。
项目期限:2020年
责任单位:市农牧和扶贫开发局
11.脱贫光荣户奖励项目,项目总投资6万元。
项目内容:按照“村推荐、镇审核、县复核”的程序,在全市脱贫户范围内继续开展“脱贫光荣户”评选活动,表彰奖励脱贫光荣户4名,奖励价值1.5万元的物资。
受益情况:在全市脱贫户范围内评选出4名“脱贫光荣户”,每户奖励1.5万元的物资,进一步增加家庭收入。
绩效目标:表彰奖励4名“脱贫光荣户”,树立脱贫攻坚先进典型,激发贫困群众通过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脱贫主体的内生动力。
项目期限:2020年
责任单位:市农牧和扶贫开发局
12.2020年到户产业项目,项目总投资39.04万元。
项目内容:在三镇一乡建档立卡脱贫户中,实施到户到人产业项目18户61人,其中怀头他拉镇1户2人,柯鲁柯镇14户51人,尕海镇1户3人,蓄集乡2户5人。
受益情况:引导贫困户通过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等短期有效的产业,推动新增到户产业贫困户增收,户均收益1000元以上。
绩效目标:在三镇一乡18户61人建档立卡脱贫户发展种植、养殖、民族加工业等到人到户产业项目,实现贫困户人口短期增收的目标。
项目期限:2020年
责任单位:尕海镇、柯鲁柯镇、怀头他拉镇、蓄集乡人民政府
13.基层农技推广改革与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60万元。
建设内容:建立农牧业产业示范基地,做好5天以上的在编农技人员培训,培训率达到80%以上,应用推广绿色高效技术,开展农牧业技术指导工作并启动招事特聘农技员计划。
受益情况:通过项目实施,培育农牧业专业技术人才35人,为全市42个行政村(贫困村20个,非贫困村22个)农牧业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促进我市农牧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绩效目标:该项目的实施,提高农牧产业服务效益,更新农技人员知识,提高农牧产业技术指导和服务水平,促进全市农牧民通过发展产业增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责任单位:市农牧和扶贫开发局
14.青稞产业提档升级项目,项目总投资100万元。
建设内容:扶持青稞生产加工企业、联合社或专业合作社仓储、晒场、加工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等。
受益情况:通过该项目实施,发挥合作社示范带动作用,带动周边农牧民致富,向周边青稞种植户提供低价有偿服务,使合作社真正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载体,促进我市青稞产业发展。
绩效目标:通过扶持青稞生产专业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合作社自身运营成本,可为周边青稞种植户提供机械化服务。通过推行机耕机播,有利于土壤疏松循环,提高青稞产量,增加农牧民收入。
责任单位:市农牧和扶贫开发局
15.规模养殖场项目,项目总投资160万元。
建设内容:开展标准化养殖设施重建,粪污资源华利用配套,精准饲喂和环境控制等工艺化提升改造以及疫病防控能力提升等建设。(1.德令哈安代养殖专业合作社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新建青贮池640m3、饲料房260㎡,新建堆粪场150㎡,购置撒料车(电动)1台、青贮取草机1台。2.德令哈晨翔养殖专业合作社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购置饲料搅拌车机1台,购置拖拉机1台。3.德令哈全兄养殖专业合作社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新建600㎡(长30米、宽20米)堆粪场一座。4.德令哈旺达养殖专业合作社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 新建饲料加工存储车间432㎡(长48米,宽9米、高4.5米)
受益情况:通过项目实施,推动项目区生态养殖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有利于促进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可示范和带动当地养殖业、种植业和饲料加工业等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提高养殖水平,增加农区养殖规模,促进我市特色牦牛养殖产业发展,带动农牧民就业4人。
绩效目标:4个规模养殖场,开展标准化养殖设施重建,粪污资源华利用配套,精准饲喂和环境控制等工艺化提升改造以及疫病防控能力提升等建设。扩大养殖规模,促进产业科学化发展。
责任单位:市农牧和扶贫开发局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11个,项目总投资4397万元。
1.蓄集乡茶汉哈达村简易砂石路项目,项目总投资150万元。
建设内容:在蓄集乡茶汉哈达村新建简易砂石路10公里。
受益情况:通过项目实施,改善蓄集乡茶汉哈达村141户360人的出行条件,促进了村集体产业发展和牧民群众对外销售畜产品提供了便利条件。加快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强与外界经济交流,促进生畜的放养和交易,给群众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绩效目标:该项目的实施,完成茶汉哈达村新建简易砂石路10公里,群众满意度达到95%以上。改善当地农牧民群众的出行条件,提高道路畅通率,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建设期限:2020年
责任单位: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2.蓄集乡伊克拉村简易砂石路项目,项目总投资160万元。建设内容:在蓄集乡伊克拉村新建简易砂石路10公里。
受益情况:该项目实施后,一是可解决伊克拉村农牧民82户229人(脱贫户7户14人)交通出行不便的问题,实现了村级道路畅通,改变了交通落后局面。二是大大加快当地特色养殖产业的开发和利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有利于当地农牧增加收入,致富奔小康。三是加深当地农牧民群众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有利于提高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便于加强对伊克拉村的管理,促进该村的和谐稳定。
绩效目标: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完成简易砂石路10公里,改善伊克拉村出行条件,群众满意度达到95%以上。改善当地农牧民群众的出行条件,提高道路畅通率,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建设期限:2020年
责任单位: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3.德令哈市2020年小型水库及农牧区饮水安全维修养护工程,项目总投资282万元。
建设内容:维修溢洪道下游护坦段防护177米、加强大坝安全监测及自动化;改造PE复合井131套,更换尕海镇入户管2100米, 斗管3520米。
受益情况:一是怀头他拉水库维修后,能确保水库正常运行及持续发挥效益,保障怀头他拉水库下游怀头他拉镇东滩村、西滩村、怀图村、卡格图村、巴力沟村5个村农牧民 845户2632人(脱贫户28户63人)的生命财产的安全,使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二是农牧区饮水安全维修养护工程建成后,提高尕海镇新源村、泉水村、郭里木新村、富康村、尕海村、东升村、富源村7个村农牧民2586户7499人(脱贫户35户112人)的饮水水质、水量、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提升尕海镇农牧民群众饮水安全。
绩效目标:通过实施该项目,一是能确保怀头他拉水库正常运行及持续发挥效益,保障怀头他拉水库下游怀头他拉镇、东滩村、西滩村、怀图村、卡格图村、巴力沟村845户2632人(脱贫户28户63人)的生命财产的安全。二是改善饮水安全问题,提升尕海2586户7499人(脱贫户35户112人)的饮水安全质量,提高农牧区的饮水水质、水量、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
建设期限:2020年
责任单位:市水利局
4.德令哈市2020年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项目总投资150万元。
建设内容:蓄集乡改造干管2条,共计787.50m;改造支管9条,共计长度1860.32m,斗管2483 m,入户管7200 m;新建分水井9座,硬化道路拆除恢复8处,共计640m²。
受益情况:通过实施该项目,改善了蓄集乡贡艾里沟村、茶汉哈达村、浩特茶汉村377户988人(脱贫户6户13人)及12050头大牲畜及36100只小牲畜的饮水安全问题。
绩效目标:通过项目实施,持续巩固提升蓄集乡贡艾里沟村、茶汉哈达村、浩特茶汉村饮水安全,提高农牧区供水保证率和自来水普及率。
建设期限:2020年
责任单位:市水利局
5.德令哈市怀头他拉水库引水暗渠延伸工程,项目总投资800万元。
建设内容:改造怀头他拉水库上游引水暗渠3.55公里,以及检查井、跌水、陡坡等各类建筑物28座。
受益情况:工程建成后,可以进一步改善怀头他拉灌区3.3万亩土地农业生产条件,保证灌溉质量,使灌区农作物正常需水得到有效保障,增加主要农产品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怀头他拉镇经济发展、提高怀头他拉镇东滩村、西滩村、怀图村、卡格图村、巴力沟村845户2632人(脱贫户28户63人)的生产生活水平,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绩效目标:完成改造引水渠3.55km, 各类建筑物28座,进一步改善怀头他拉灌区3.3万亩土地农业生产条件,保证灌溉质量,使灌区农作物正常需水得到有效保障,提高怀头他拉镇东滩村、西滩村、怀图村、卡格图村、巴力沟村845户2632人(3个贫困村2个非贫困村,脱贫户28户63人)的生产生活水平。
建设期限:2020年
责任单位:市水利局
6.德令哈市2020年农村牧区供水保障工程,项目总投资700万元。
建设内容:火车站街道办事处民乐村管道维修改造管道2.115km,分水控制井9座;怀头他拉镇改造管道11.3km,修建减压池3座,供水点2座,机井1座,井房1座;尕海镇新建供水管道12.898km,分水井3座。新建引泉引水廊道2座,减压池2座,供水点5座,新建机井1座,井房1座;柯鲁柯镇维修管道10.09km,引泉引水廊道2座,减压池4座,供水点8座;蓄集乡维修改造管道13.64km,矩形钢筋混凝土井1座,分水井3座,减压池2座,供水点8座,新建引泉引水廊道1座。
受益情况:项目建成后,使怀头他镇卡格图村,尕海镇拓鑫片区、陶哈村、努尔村;柯鲁柯镇克鲁诺尔村、陶生诺尔村、蓄集乡陶斯图村、茶汉哈达村、浩特茶汉村,火车站街道办民乐村1337户4089人(脱贫户10户25人)及4896头大牲畜、63130只小牲畜的饮水问题。
绩效目标:通过项目实施,持续巩固提升农牧区饮水安全,提升农牧区水质达标率和供水保证率,改善怀头他镇卡格图村,尕海镇陶哈村、努尔村;柯鲁柯镇克鲁诺尔村、陶生诺尔村、蓄集乡陶斯图村、茶汉哈达村、浩特茶汉村,火车站街道办民乐村等9个村的人畜饮水安全质量,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建设期限:2020年
责任单位:市水利局
7.德令哈市尕海镇新源村交通基础设施巩固提升项目,项目总投资62.85万元。
建设内容:修建尕海镇新源村1.98公里沥青混凝土面层。
受益情况:项目建成后,提升尕海镇新源村村级道路通行能力,改善新源村210户782人村民(脱贫户5户18人)出行条件,为促进新源村产业发展提供通行便利。
绩效目标:巩固提升交通扶贫“两通”(建制村通公路率、建制村通客车率)建设成果,提高通村公路畅通率,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村民出售农副产品提供交通便利条件。
建设期限:2020年
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8. 柯鲁柯镇莲湖村交通基础设施巩固提升项目,项目总投资62.15万元。
建设内容:修建柯鲁柯镇莲湖村0.65公里沥青混凝土层面。
受益情况:项目建成后,提升柯鲁柯镇莲湖村村级道路通行能力,改善莲湖村533户2104人村民(脱贫户19户75人)出行条件,为促进莲湖村产业发展提供通行便利。
绩效目标:巩固提升交通扶贫“两通”(建制村通公路率、建制村通客车率)建设成果,提高通村公路畅通率,降低车辆和行人出行安全隐患,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村民出售农副产品提供交通便利条件。
建设期限:2020年
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9.2020年尕海镇努尔村简易砂石路项目,项目总投资260万元。
建设内容:在尕海镇努尔村新建简易砂石路17公里。
受益情况:项目建成后,解决尕海镇努尔村农牧民群众83户298人(脱贫户3户7人)通行困难问题,方便农牧民群众出行及牧畜转场及各类物资的运输,并为扶贫产业内的畜产品运输及外销提供通行便捷,为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及创收提供便利。
绩效目标:通过项目建设,改善农牧民交通基础设施条件,方便尕海镇努尔村农牧民群众出行,为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便利,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顺利衔接乡村振兴战略。
建设期限:2020年
责任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10.2020年德令哈市贫困村村史馆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100万元。
建设内容:在全市20个贫困村共建设9个村史馆,其中柯鲁柯镇集中建设1个村史馆,蓄集乡集中建设1个村史馆,尕海镇分散建设3个村史馆,河西分散建设1个村史馆,怀头他拉分散建设3个村史馆。通过图文资料、实物展陈、荣誉展示等,充分展现各村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成效。
受益情况:全市2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通过深入挖掘各贫困村村情村史,激发广大群众的归属感、幸福感,达到“留住乡愁、铭记党恩”的作用,营造“感党恩、知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浓厚氛围。
绩效目标:通过20个贫困村村史馆建设,充分展示我市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效,发挥好贫困村村史馆“存史、为民、育人”的作用,通过深入挖掘贫困村脱贫攻坚、民族团结、精神文化等,反映全市贫困村精准扶贫村容村貌变化、群众艰苦奋斗、干事创业的光辉历程,激发广大群众的归属感、幸福感。
建设期限:2020年
责任单位:尕海镇、柯鲁柯镇、怀头他拉镇、蓄集乡人民政府
11.德令哈市甘南村住房改造项目,项目总投资1670万元。
建设内容: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为了改善甘南村村民的居住环境,按照整体搬迁原则,在甘南小区安置42套住房,建筑面积5460平方米。
受益情况:通过实施该项目,改善了甘南村42户村民的居住条件,为村民营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增强了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树立了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绩效目标: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改善甘南村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品质,巩固脱贫攻坚成效。
建设期限:2020年
责任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六、保障措施及工作要求
为认真做好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工作,积极稳妥建立和推进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机制,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巩固提升步伐,强化资金使用管理责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财政切块安排使用资金“放得下、接得住、用得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实施项目是全市脱贫攻坚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到与脱贫攻坚工作同部署、同实施、同考核。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要根据自身发展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帮扶对象及建设进度,将年度任务层层分解到各个村社,分解到每一户,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明确责任分工。市政府是整合资金统筹使用的责任主体,负责我市资金的使用、管理和项目实施,强化资金统筹工作责任制,把工作机制、保障机制落到实处,做好建立机制、强力推进落实、务求实效和如期脱贫的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明确任务,强化责任、上下衔接、齐抓共管,确保整合工作落实到位、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三)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各项目实施单位及责任单位要迅速行动,精心组织,提前谋划,扎实做好各项前期工作,力求支农项目精准、资金精准、效益精准,5月底前所有项目落地实施,除跨年度实施的项目外,11月底前保质保量全面完成,年内完成自查验收。
(四)健全绩效考评。要把建立统筹使用资金机制,作为各成员单位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特别要对重视程度、推进力度、脱贫速度、群众满意度等实施绩效考核,要注重考核资金统筹规划方案编制、项目精准选择、实施区域布局、体制机制创新、统筹规模、资金使用管理、项目实施效果等重要指标。改变市级项目考评内容,将纳入统筹方案的资金作为扶贫资金进行考评,可引进无利害关系的第三方进行评估。
(五)严格资金监管。把纳入统筹整合范围的财政涉农扶贫资金作为监管重点,市政府对财政涉农扶贫资金管理监督负首要责任。脱贫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村委会要深度参与涉农扶贫资金和项目的管理监督。财政、审计部门要加强监督,跟踪督查,严格执纪问责,对于涉农资金整合部署进度慢、措施不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特别是不执行试点意见,继续限定财政涉农资金具体用途或干扰统筹整合使用资金,继续以“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专款专用”等为借口,造成财政资金长期滞留在账上难以发挥效果的,市政府将进行约谈。
附件:1.《德令哈市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结构表》
2.《德令哈市2020年统筹整合资金项目安排明细表(调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