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落实《中共青海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执法协调小组2020年工作重点》文件精神,我局不断完善依法行政和行政执法工作制度,强力推动依法行政规范化建设,有效提升了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水平。现将我局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及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一是为确保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深入、有序开展,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部门、各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市交通运输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研究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及时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和总结。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有目标,有步骤的稳步推进。二是组织召开行政执法、安全生产、治理超限超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疫情防控等工作的动员、学习、推进等各类会议,及时传达学习上级文件精神。三是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定期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及执法人员参加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等专业法律知识培训,提高执法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能力,做到持证上岗,亮证执法,文明执法。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4起,行政许可案件38起,结案率99%。四是针对辖区各道路运输企业实际情况,分别建立了客、货(危)、维、驾行业微信群,以便将中央、省州市各项会议精神及工作部署向各行业传达和安排。五是严格落实责任制信息公开、执法全过程记录等“三项制度”,完善“一单两库”动态,按照年度、季度执法评议考核,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
(一)开展法治主题活动。利用“3.15”国际消费者日、“国家安全日”“网络安全法”“治超宣传月”“安全生产月”“路政宣传月”等一系列活动为载体,在人员密集的地方开展法治宣传,使广大群众更深入的了解交通领域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在“新冠疫情防控”方面以汽车客运站电子屏、公交车LED显示屏、公交站牌为载体,宣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自我防护意识及防护能力。
(二)强化法治宣传教育。一是在中心广场及奥运广场、民族广场、道路运输企业、建设施工场地以及“两客一危”等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利用出租车、公交车电子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等形式,深入宣传本单位相关的法律法规等。今年以来,开展宣讲活动20余次,设置固定宣传栏6处、LED显示屏播放标语6条,制作宣传展板20块,悬挂横幅150条,在长途客运班车、出租车、公交车、货运车上张贴标语800余份,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份。二是开展专项执法,强化行业监管。持续加大火车站站前乱点乱象整治。持续开展青海发投碱业有限公司东门货运车辆超载、无序停放,违规停放整治工作。2020年联合交警、城管、市场监督等部门针对我市道路运输市场开展了专项检查8次,开展打击非法营运活动132次,深入客运企业148次,出动执法人员556人次,执法车辆132台次,检查车辆4440余台次,深入道路运输企业开展隐患排查5次,检查出租车3220台次,查处出租车违规行为12起。三是加强行业排除,堵塞监管漏洞。按照海西州交通运输局转发的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公安提示函》《扫黑除恶“行业清源”专项行动公安提示函》的通知要求。重点打击站前“黑车”以及出租车在火车站站前揽客、强行拼客、无故拒载、不按计价器收费、不在规定的待客区上下客等违法违规行为,持续巩固火车站出站口乱点乱象整治效果。加强行业排查。对辖区内道路交通运输领域全面排查、重点排查过境、入境成品油运输车辆,截止目前,未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四是加大监管力度,强化源头监管。严格要求源头企业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明确岗位职责,对装载货物车辆的相关手续进行核实登记,填写《货运源头企业车辆进出厂登记台账》,并积极配合治超人员,严查超限超载车辆。严格落实“一超四罚”“黑名单”等制度,严厉打击无牌无证和非法改拼装货运车辆,严防超限超载车辆上路行驶,对违法装载超限运输驾驶人、货运车辆、源头企业、货运企业、维修企业非法改装依法加大处罚力度,规范企业行为,将违法超限运输行为堵在源头、治在源头;同时按照《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和《青海省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办法》,政府公示的8家源头企业安装计重设备,截至目前,源头企业计重设备安装率达100%。
(三)联合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一是源头治超方面,加强货运源头企业驻守监管,严防违法装载运输车辆出场(厂),将超载率控制在3%以内,共检查416次,出动人员1248人次,出动执法车辆416台次,检查车辆1864辆查处超限超载车辆4台,处罚金额5000元。开展联合执法共计2次,共出动执法人员15人次,出动执法车4台次,检查货运车辆120余台次。二是安全生产工作方面。全力以赴做好春节前安全生产工作,坚决守紧打牢安全生产“红线、底线”,确保交通运输行业工作任务到位、目标措施到位、监督检查到位,我局组织执法人员,深入辖区“两客一危”和驾培企业检查安全生产各项制度、安全管理制度、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春运期间,共发送客运车辆461个班次,共输送旅客4690人次,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方式进行广泛宣传,横幅5条,累计出动稽查车辆1932辆次,出动稽查人数147人次,共检查客运车辆1470余辆,查处违规车辆11辆。整个春运平稳渡过,无旅客滞留现象,未发生安全行车责任事故。较好地维护了春运期间旅客和合法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保证了正常的道路运输市场秩序。
(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情况。根据德令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工作方案>的通知》我局严格按照行业管理规定,高度重视,在法治制度建立健全、执法全过程、落实执法制度、重大案件讨论制度取得较好的成效。一是经过梳理执法制度,建立健全了执法相关制度规定,完成了依法治市的各项检查考核。二是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强化执法意识,全力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水平,强化执法人员为民服务、文明执法、依法行政的意识。三是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行政执法人员管理等制度,加强行政执法保障。四是规范行政执法影音记录设备配备工作,保障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落实,促进安全生产监督执法机构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五是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机制,对照行政权力清单,建立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抽查对象和检查人员名录库,严格杜绝执法不公、选址性执法、随意性执法。
(五)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情况。一是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驻政务服务办事大厅工作人员采取窗口不留守值班人员,仍实行预约办理制,同时精简行政许可事项。二是做好复工返岗交通运输服务保障工作,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收到青海义海能源有限公司大煤沟煤矿384名务工人员返岗的反馈信息,及时协调青海省海西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德令哈分公司,调配9台应急车辆输送务工人员返回企业。三是为做好复工复产后的疫情防控工作我局工作人员对辖区企业返工人员做了全面摸排,根据企业需求发放口罩、消毒液等物资,确保我辖区企业复工复产后的疫情防控工作。
三、联防联控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联合市卫健委、城市管理、公安交警、飞机场、火车站、汽车客运站等部门,抽调39人,分别参与到火车站、飞机场及汽车客运站等源头关口,对来德乘客流动信息进行登记和体温测量,并将当日信息汇总后及时转送至工业管委会、联合公安交警、交通执法大队、火车站、火车站派出所、卫生检疫等部门联合,在火车站候车大厅设置临时出站登记点,对所有人员流动信息进行登记和体温测量。(出动一线执法人员8人一组,实行3班倒24小时值班制度),同时,协调州市两级卫健部门,给各道路运输企业发放口罩、消毒液、防护手套、护目镜、手持体温仪等物资。安排人员配合企业做好消毒、通风等防护工作。
四、工作亮点
(一)出租车升级智能终端设备。智能终端设备以信息化手段提高综合监管和服务能力,为公众提供电话召车、网上召车、一卡通刷卡等多功能服务,降低出租车空载率,实现节能减排,产生多重经济效益,该项目覆盖长运、宏泰两家出租车公司,共计414辆出租车,于7月底前全部升级安装完毕。
(二)开展爱心送考活动。7月7日至9日高考期间,考生只要凭准考证可免费乘坐贴有“爱心送考”标识字样的出租车和公交车,爱心车辆也将通过预约、定点等方式为考生提供免费出行服务,以多种形式开展“爱心送考 温馨交通”公益活动。
五、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形式的法治宣传教育,全局职工的法律意识有了显著提高,但落实起来还有不到位问题。法治交流的平台与渠道不完善,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与依法行政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专业知识培训较少。
六、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
(一)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及执法人员参加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等专业法律知识培训,通过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水平。
(二)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执法程序。树立执法人员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良好形象,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监督力。
(三)加强综合执法监管。加强公安与交警部门联合执法,打击道路旅客运输、危险货物运输违法行为。加大协调力度,促进我市源头治超工作,继续开展超限超载治理行动。
(四)联合各方力量。重点整治出租车在火车站出站口秩序混乱、人车抢道、强行揽客、违规收费、非法营运,源头企业货运车辆乱停乱放、超限超载等问题,使全市交通运输企业、道路运输及“两客一危”等重点行业乱点乱象和突出问题得到整治,确保全市交通运输市场有序平稳。
德令哈市交通运输局
2021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