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德令哈市2021年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公示
2021年08月23日 12:06  点击:[]

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民委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林草局国家乡村振兴局《关于继续支持脱贫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的通知》(财农〔2021〕22号)和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青政办〔2016〕123号)要求,为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农工作机制,落实好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围绕省委、省政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的总体安排,按照“整合资金、加大投入、集中力量、办好实事”工作思路,结合2021年中央、省、州、市财政涉农资金下达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的总体部署和市委、市政府2021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安排,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为目的,充分利用好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扶贫资金的自主权,逐步建立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为主体的财政涉农资金整合使用机制,推进精准实施,确保我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的如期完成。

二、工作思路及原则

(一)解放思想、创新机制。以精准实施为引领,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为导向,鼓励各部门大胆创新、主动作为,改变涉农资金“撒胡椒面”和“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的现状,化“零钱”为“整钱”,优化财政涉农资金配置。坚持财政涉农资金性质不变、安排渠道不变、监督管理不变的原则,坚持整合资金、集中财力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在整合财政涉农资金过程中,力争做到方向精准、重点突出、任务明确、内容细化。

(二)狠抓落实、统筹使用。市政府作为财政涉农资金整合使用实施主体,根据市级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任务统筹整合使用涉农资金,承担资金安全、规范、有效使用的责任,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任务全面完成。

(三)精准发力,注重实效。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要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紧密挂钩,精确瞄准农牧区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着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三、工作目标

今年开展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工作,以市为主体,破解长期以来财政资金使用“碎片化”等问题,做到“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管口放水”,基本建立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机制。

四、统筹整合资金情况

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的整合范围,2021年计划统筹整合涉农资金规模16289.10万元,最终计划整合资金9179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7304万元、省级财政资金1789万元,县级财政资金86万元。

(一)按照资金来源:

1.农牧业生产发展资金(切块)2460.50万元(不包括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支持适度规模经营、有机肥替代等直接惠农补贴资金),计划整合320万元。

2.水利发展资金1025万元(不包括重大引调水工程、重大水源工程、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大中型病险库除险加固等重大水利工程资金),计划整合201万元。

3.林业改革发展资金3356.10万元(不包括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天然林保护管理项)。

4.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8217万元,计划整合8103万元,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5.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555万元,计划整合555万元,重点用于脱贫村基础设施建设。

6.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675.50万元

具体整合资金来源构成及资金来源性质见《德令哈市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结构表》。

五、整合资金安排项目情况

根据省、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部署,我市坚持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统揽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结合我市本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的实际,协调各部门对2021年项目进行统筹谋划,本年度全市项目库共规划各类项目33个,项目总投资9179万元。具体情况如下:

(一)农牧业生产发展类:农牧业生产发展类项目20个,项目总投资6113万元。

1.巴音河村村集体音发纸业纸类加工二期项目,项目总投资200万元。

建设内容:购置方巾纸加工设备1套、纸杯加工设备1套、一次性纸碗加工设备1套、一次性湿巾加工设备1套等。

收益情况:项目建成后,壮大巴音河村村集体经济,村集体年收益13万元,辐射带动巴音河村177户714人增收。

绩效目标:完成购置方巾纸加工设备1套、纸杯加工设备1套、一次性纸碗加工设备1套、一次性湿巾加工设备1套等。通过纸类加工二期项目实施,每年预计可增加村集体收入13万元。

利益联结机制:项目投入使用后,巩固拓展巴音河村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促进村集体产业发展,提高村集体经济收益13万元,增加就业岗位,解决村内部分困难群众就业问题,增加村民收入。

建设期限:2021年

责任单位:河西街道办事处

2.河东街道办事处东山村村集体牛羊养殖场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203万元。

建设内容:修建牛圈4个、1000平方米牛棚(顶棚采用钢架、彩钢、阳光板结构,墙体四面采用砖混结构),200平方米饲料加工房、储草棚、管理用房及配套设施等。

收益情况:项目建成后,壮大东山村村集体经济,村集体年收益13万元,辐射带动东山村270户1030人增收。

绩效目标:完成牛圈4个、1000平方米牛棚(顶棚采用钢架、彩钢、阳光板结构,墙体四面采用砖混结构),200平方米饲料加工房、储草棚、管理用房及配套设施等的修建。项目增加东山村村集体收益13万元。

利益联结机制:项目投入使用后,巩固拓展东山村村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促进村集体牛羊养殖产业发展,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13万元,辐射带动东山村村民增收。

建设期限:2021年

责任单位:河东街道办事处

3.2021年德令哈市消费帮扶项目,项目总投资300万元。

建设内容:实施全市消费帮扶场馆建设及产品推介宣传等,完成省级消费扶贫目标任务。

收益情况:项目建成后,促进全市消费帮扶工作,拓展和推广德令哈市特色农副产品销售销售渠道,带动全市农牧民特色农副产品销售,增加农牧民收入。

绩效目标:完成省级消费扶贫目标任务,带动特色农副产品销售和产品宣传推介,辐射带动农牧民种养殖产业发展。

利益联结机制:项目建成后,拓展和推广德令哈市特色农副产品销售销售渠道,带动全市农牧民特色农副产品销售,辐射带动农牧民种养殖产业发展。

建设期限:2021年

责任单位:市乡村振兴办

4.尕海镇努尔村饲草料种植基地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200万元。

建设内容:新建管理用房5间120平方米;饲草料初加工车间1座400平方米;储草棚2座600平方米;大门2座;农机具库房1座200平方米;围墙800米;购置轮式拖拉机1台;方草捆打捆机1台;割草机1台;圆草捆打捆包膜一体机1台及其他附属设施设备等。

收益情况:项目建成后,壮大努尔村村集体经济,村集体年增加收益13万元,辐射带动努力村103户297人增收。

绩效目标:完成管理用房、饲草料初加工车间、储草棚2座、大门、农机具库房及围墙800米等建设;完成轮式拖拉机、方草捆打捆机、割草机、圆草捆打捆包膜一体机等的购置。增加努尔村村集体收益12万元以上。

利益联结机制:项目投入使用后,巩固拓展努尔村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促进村集体牛羊养殖产业发展,村集体年收益13万元,辐射带动努尔村村民增收。

建设期限:2021年

责任单位:尕海镇人民政府

5.德令哈市牦牛科技产业园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

建设内容:实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构建“产加销、农工贸”产业融合发展一体化的现代产业园。建设牦牛繁育基地、饲草料种植加工基地、牦牛产品精深加工基地、饲草料配送中心、牦牛产业科技研发中心。建成科研楼、牦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区、饲草料藏贮区。

收益情况:项目建成后,促进德令哈市牦牛繁育、饲草料种植加工等产业发展,提高全市42个村集体收入。

绩效目标:完成牦牛繁育基地、饲草料种植加工基地、牦牛产品精深加工基地、饲草料配送中心、牦牛产业科技研发中心等的建设。建成科研楼、牦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区、饲草料藏贮区。带动全市42个村集体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增收。

利益联结机制:项目建成后,推动德令哈市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产加销、农工贸”产业融合发展一体化的现代产业园,带动全市42个行政村村集体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增收。

建设期限:2021年至2022年

责任单位:市农牧和乡村振兴开发局

6.2021年红光村乡村振兴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600万元。

建设内容:1.建设田园综合体:游客接待中心2000平米;停车场及游客中心广场硬化600平米;田园综合体配套绿化景观1000平米。2.田园综合体基础设施:水管网(包括水井)3000米;电网改造3000米;路面硬化2公里;天然气管网1000米;污水管网4000米;消防设施管网3000米;亮化及其他配套设施。

收益情况:项目建成后,发展壮大红光村村集体乡村振兴产业,增加村集体收益36万元以上,辐射带动红光村333户1023人增收。

绩效目标:完成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及游客中心广场硬化、绿化景观,以及田园综合体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村集体收入36万元。

利益联结机制:项目投入使用后,巩固拓展红光村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推动红光村村集体产业发展,增加村集体收入36万元,辐射带动红光村村民增收。。

建设期限:2021年

责任单位:河东街道办事处

7.2021年金原村乡村振兴花卉种植基地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600万元。

建设内容:1.金原村村内绿化带围栏21700M;2、扩大花卉基地建设面积,种植油牡丹、玫瑰等花卉,引入旅游、餐饮等项目;3、花卉基地建设围墙2000M,道路硬化500M;4、花卉基地购置盆景等高端花卉。

收益情况:项目建成后,发展壮大金原村村集体乡村振兴特色种植产业,增加村集体收益36万元以上,辐射带动金原村204户778人增收。

绩效目标:完成金原村村内绿化带围栏21700M;扩大花卉基地建设面积,种植油牡丹、玫瑰等花卉,引入旅游、餐饮等项目;花卉基地建设围墙2000M,道路硬化500M;花卉基地购置盆景等高端花卉。项目增加金原村村集体收益36万元以上。

利益联结机制:项目投入使用后,巩固拓展金原村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促进村集体特色种植产业发展,增加村集体收益36万元以上,辐射带动金原村村民增收。

建设期限:2021年

责任单位:柯鲁柯镇人民政府

8.2021年甘南村乡村振兴村集体产业发展项目,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

建设内容:将村集体用房装修发展村集体产业,并配套餐饮等。

收益情况:项目建成后,发展壮大甘南村村集体乡村振兴产业,增加村集体收益60万元,辐射带动甘南村542户2026人增收。

绩效目标:完成村集体用房装修,发展壮大村集体产业,并配套餐饮等项目;增加甘南村村集体收益60万元。

利益联结机制:项目投入使用后,巩固拓展甘南村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促进村集体产业发展,增加村集体收益60万元,辐射带动甘南村村民增收。

建设期限:2021年

责任单位:河西街道办事处

9.德令哈藏羊产业发展项目,项目总投资200万元。

建设内容:依托生态畜牧业股份制合作社,建设2个千只藏羊标准化养殖基地,配备生态活动式、装配式等羊圈,以及其他畜牧业新型装备和生产机械,并在合作社推广藏羊高效养殖技术。

收益情况:项目建成后,扶持贡艾里沟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和克鲁诺尔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带动艾里沟村、克鲁诺尔村两个村村集体经济增收12万元。

绩效目标:完成2个千只藏羊标准化养殖基地,配备生态活动式、装配式等羊圈建设,以及其他畜牧业新型装备和生产机械,并在合作社推广藏羊高效养殖技术。带动艾里沟村、克鲁诺尔村两个村村集体经济增收12万元。

利益联结机制:项目投入使用后,推动2个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发展,辐射带动艾里沟村、克鲁诺尔村两个村村集体经济增收12万元。

建设期限:2021年

责任单位:市农牧和乡村振兴局

10.新型经营主体及农民合作社发展项目,项目总投资40万元。

建设内容:购置新型母猪产床50套,仔猪保育床50套。

收益情况:项目建成后,扶持国家示范社发展,推动对德令哈市优质生猪种苗繁育、保活能力,保障本地优质仔猪种苗供给年产优质仔猪1500头。

绩效目标:购置新型母猪产床50套,仔猪保育床50套,建设年产优质仔猪1500头的现代化繁育基地一处。

利益联结机制:项目完成后,推动德令哈市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民合作社发展,辐射带动周边农牧民增收。

建设期限:2021年

责任单位:市农牧和乡村振兴局

11.德令哈市尕海镇东升村牦牛养殖项目,项目总投资50万元。

建设内容:从省内引进牦牛77头,进行育肥养殖,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收益情况:通过牦牛短期育肥,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预计年收益6万元以上,带动东升村214户715人增收。

绩效目标:通过购置77头牦牛,进行短期6个月育肥,实现村集体年收益6万元以上,循环使用,壮大村集体经济,扩大养殖牦牛产业规模。

利益联结机制:项目建成后,巩固提升东升村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辐射带动东升村村民增收。

建设期限:2021年

责任单位:尕海镇人民政府

12.德令哈市尕海镇富康村牦牛养殖项目,项目总投资50万元。

建设内容:从省内引进牦牛77头,进行育肥养殖,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收益情况:通过牦牛短期育肥,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预计年收益6万元以上,带动富康村179户638人增收。

绩效目标:通过购置77头牦牛,进行短期6个月育肥,实现村集体年收益6万元以上,循环使用,壮大村集体经济,扩大养殖牦牛产业规模。

利益联结机制:项目建成后,巩固提升富康村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辐射带动富康村村民增收。

建设期限:2021年

责任单位:尕海镇人民政府

13.德令哈市尕海镇新源村牦牛养殖项目,项目总投资50万元。

建设内容:从省内引进牦牛70头,进行育肥养殖,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收益情况:通过牦牛短期育肥,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预计年收益6万元以上,带动新源村212户778人增收。

绩效目标:通过购置70头牦牛,进行短期6个月育肥,实现村集体年收益6万元以上,循环使用,壮大村集体经济,扩大养殖牦牛产业规模。

利益联结机制:项目建成后,巩固提升新源村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村集体年收益6万元以上,辐射带动新源村村民增收。

建设期限:2021年

责任单位:尕海镇人民政府

14.德令哈市尕海镇陶哈村西门塔尔肉牛养殖项目,项目总投资50万元。

建设内容:从省内引进西门塔尔40头,进行育肥养殖,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收益情况:通过西门塔尔肉牛短期育肥,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预计年收益6万元以上,带动陶哈村122户330人增收。

绩效目标:通过购置40头西门塔尔肉牛,进行短期6个月育肥,实现村集体年收益6万元以上,循环使用,壮大村集体经济,扩大养殖西门塔尔肉牛产业规模。

利益联结机制:项目建成后,巩固提升陶哈村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村集体年收益6万元以上,辐射带动陶哈村村民增收。

建设期限:2021年

责任单位:尕海镇人民政府

15.德令哈市怀头他拉镇东滩村绵羊养殖项目,项目总投资50万元。

建设内容:购置母绵羊(藏系羊)400只,进行养殖繁育,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收益情况:通过母绵羊(藏系羊)养殖,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预计年收益10万元,带动东滩村264户819人增收。

绩效目标:通过购置400只母绵羊(藏系羊),进行养殖繁育,实现村集体年收益10万元,循环使用,壮大村集体经济,扩大绵羊产业养殖规模。

利益联结机制:项目建成后,巩固提升东滩村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村集体年收益10万元,辐射带动东滩村村民增收。

建设期限:2021年

责任单位:怀头他拉镇人民政府

16.德令哈市怀头他拉镇巴力沟村绵羊养殖项目,项目总投资50万元。

建设内容:购买母绵羊(藏系羊)400只,进行养殖繁育,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收益情况:通过母绵羊(藏系羊)养殖繁育,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预计年收益10万元,带动巴力沟村67户187人增收。

绩效目标:通过购置400只母绵羊(藏系羊),进行养殖繁育,实现村集体年收益10万元,循环使用,壮大村集体经济,扩大养殖绵羊产业规模。

利益联结机制:项目建成后,巩固提升巴力沟村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村集体年收益10万元,辐射带动巴力沟村村民增收。

建设期限:2021年

责任单位:怀头他拉镇人民政府

17.德令哈市怀头他拉镇卡格图村绵羊养殖项目,项目总投资50万元。

建设内容:购置母绵羊(藏系羊)400只发展绵羊养殖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

收益情况:通过母绵羊(藏系羊)养殖繁育,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预计年收益10万元,带动巴力沟村67户188人增收。

绩效目标:通过购置400只母绵羊(藏系羊),进行养殖繁育,实现村集体年收益10万元,循环使用,壮大村集体经济,扩大养殖绵羊产业规模。

利益联结机制:项目建成后,巩固提升卡格图村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村集体年收益10万元,辐射带动卡格图村村民增收。

建设期限:2021年

责任单位:怀头他拉镇人民政府

18.德令哈市蓄集乡乌察汗村牦牛养殖项目项目总投资50万元。

建设内容:收购3岁至4岁公牦牛5头,母牦牛75头以及租赁草场,进行养殖繁育,壮大村集体经济。

收益情况:通过牦牛养殖,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村集体经济预计年收益12万元,带动乌察汗村134户306人增收。

绩效目标:通过购置岁至4岁公牦牛5头,母牦牛75头,进行养殖,实现村集体年收益12万元,循环使用,壮大村集体经济,扩大养殖牦牛产业规模。

利益联结机制:项目建成后,巩固提升乌察汗村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村集体年收益12万元,辐射带动乌察汗村村民增收。

建设期限:2021年

责任单位:蓄集乡人民政府

19.基层农技推广改革与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120万元。

建设内容:推广绿色高效技术;建设示范基地并开展示范观摩活动;应用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和中国农技推广APP,信息化率达到90%以上;开展5天以上的培训,在编农技人员培训率达到75%以上;启动招募特聘农技员计划;开展协同推广模式创建相关工作,做好开展苜蓿高效生产集成技术推广。

收益情况:通过项目实施,培育农牧业专业技术人才,为全市42个行政村(贫困村20个,非贫困村22个)农牧业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促进我市农牧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绩效目标:该项目的实施,推广绿色高效技术,提高农牧产业服务效益,更新农技人员知识,提高农牧产业技术指导和服务水平,促进全市农牧民通过发展产业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牧产业技术指导和服务水平,促进全市农牧民通过发展产业增收。

建设期限:2021年

责任单位:市农牧和乡村振兴局

20.2021年红光村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250万元。

建设内容:1.田园综合体配套采摘园:建造钢结构采摘棚3座;2.采摘园基础设施:给水管网1000米;电网1000米道路1公里及亮化等其他配套设施建设。

收益情况:项目建成后,发展壮大红光村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增加村集体年收益15万元以上,辐射带动红光村333户1023人增收。

绩效目标:完成红光村田园综合体田采摘园钢结构采摘棚3座建设;完成水、电、路各1000米及亮化等其他配套设施建设,增加村集体年收益15万元以上。

利益联结机制:项目投入使用后,巩固拓展红光村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促进村集体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增加村集体年收益15万元以上,辐射带动红光村村民增收。

建设期限:2021年

责任单位:河东街道办事处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11个,项目总投资2986万元。

1.2021年德令哈市蓄集乡伊克拉村简易砂石路项目,项目总投资355万元。

建设内容:主要建设通村砂石道路20公里。

收益情况:该项目实施后,一是可解决伊克拉村农牧民82户229人交通出行不便的问题,实现了村级公路畅通,改变了交通落后局面。二是大大加快当地特色养殖产业的开发和利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有利于当地农牧增加收入,致富奔小康。三是加深当地农牧民群众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有利于提高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便于加强对伊克拉村的管理,促进该村的和谐稳定。

绩效目标: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完成简易砂石路10公里,改善伊克拉村出行条件,群众满意度达到95%以上。改善当地农牧民群众的出行条件,提高道路畅通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利益联结机制:改善蓄集乡伊克拉村村民的出行条件,辐射带动蓄集乡伊克拉村农牧民增收。

建设期限:2021年

责任单位:市民宗局、市住建局

2.德令哈市牧区人饮水源地(截水廊道)改造防护巩固提升工程,项目总投资400万元。

建设内容:1.改造蓄集乡截水廊道5处、柯鲁柯镇截水廊道2处,采取清淤、更新管道、防护等措施。2.新建蓄集格德尔格地区截水廊道1座。

收益情况:项目建成后,提高蓄集乡、柯鲁柯镇农牧民的饮水水质、水量、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提升农牧民群众饮水安全。

绩效目标:改造蓄集乡截水廊道5处、柯鲁柯镇截水廊道2处,采取清淤、更新管道、防护等措施;新建蓄集格德尔格地区截水廊道1座,解决蓄集乡、柯鲁柯镇牧区人畜饮水问题。

利益联结机制:解决蓄集乡、柯鲁柯镇牧区人畜饮水问题,改善蓄集乡、柯鲁柯镇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农牧民群众饮水安全质量,辐射带动农牧民增收。

建设期限:2021年

责任单位:市水利局

3.怀头他拉灌区农田水利设施维修养护巩固提升巩固提升项目,项目总投资300万元。

建设内容:维修改造西干一支渠0.8km、东干渠0.8km及闸门2座、西干渠0.5km、南干三支渠0.3km。

收益情况:项目建成后,改善怀头他拉镇东滩、西滩、怀图3个村农田灌溉条件,提高农产品产量。

绩效目标:维修改造西干一支渠0.8km、东干渠0.8km及闸门2座、西干渠0.5km、南干三支渠0.3km,改善怀头他拉灌区各村农田灌溉条件。

利益联结机制:改善怀头他拉灌区各村农田灌溉条件,提高农产品产量,增加农牧民收入。

建设期限:2021年

责任单位:市水利局

4.德令哈市尕海镇新源村道路巩固提升工程,项目总投资447万元。

建设内容:建设沥青砼里程5.3km,主路宽度8m,路面宽8/4m,对原有硬化路进行5cmAC-13沥青砼罩面。

收益情况:项目建成后,改善新源村出行条件,提高农村公路等级和畅通率。

绩效目标:完成沥青砼里程5.3km,对原有硬化路进行5cmAC-13沥青砼罩面,改善新源村出行条件。

利益联结机制:完善和提升新源村基础设施等级,改善新源村出行条件,提高村民幸福指数。

建设期限:2021年

责任单位:市交通局

5.柯鲁柯镇农村户厕改造项目,项目总投资126.75万元。

建设内容:乌兰干沟村建设双坑交替式户厕50个;德令哈村建设双坑交替式户厕119个。

收益情况:项目建成后,改善乌兰干沟村和德令哈村169户村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绩效目标:完成169个户厕的改建,提高村民幸福指数。

利益联结机制:彻底改善乌兰干沟村和德令哈村户厕脏乱差危的情况,保障村民入厕卫生安全,提高村民幸福指数。

建设期限:2021年

责任单位:柯鲁柯镇人民政府

6.尕海镇农村户厕改造项目,项目总投资36.25万元。

建设内容:泉水村建设双坑交替式户厕71个。

收益情况:项目建成后,改善泉水村71户村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绩效目标:完成71个户厕的改建,提高村民幸福指数。

利益联结机制:彻底改善泉水村户厕脏乱差危的情况,保障村民入厕卫生安全,提高村民幸福指数。

建设期限:2021年

责任单位:尕海镇人民政府

7.德令哈市人居环境整治项目,项目总投资80万元。

建设内容:1、村级垃圾中转站维修;2、村庄清洁等人居环境整治。

收益情况:项目建成后,改善德令哈市42个村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

绩效目标:通过整治,改善全市42个行政村人居环境,提高全市村民幸福指数。

利益联结机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村民幸福指数。

建设期限:2021年

责任单位:各乡镇、街道办事处

8.柯鲁柯镇金原村污水管网续建工程,项目总投资880万元。

建设内容:柯鲁柯镇金原村建设污水管网及配套设施,主要建设:高密度聚乙烯双壁波纹管(HDPE)De315管5074米,高密度聚乙烯双壁波纹管(HDPE)De400管174米,Ø1000检查井235座,9立方米钢筋混凝土化粪池11座,高密度聚乙烯双壁波纹管(HDPE)De220管2000米。

收益情况:项目建成后,完善金原村基础设施,改善金原村全体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绩效目标:完成柯鲁柯镇金原村高密度聚乙烯双壁波纹管(HDPE)De315管5074米,高密度聚乙烯双壁波纹管(HDPE)De400管174米,Ø1000检查井235座,9立方米钢筋混凝土化粪池11座,高密度聚乙烯双壁波纹管(HDPE)De220管2000米建设。改善金原村基础设施条件,提高村民幸福指数。

利益联结机制:改善金原村村基础设施条件,提高村民幸福感、获得感。

建设期限:2021年

责任单位:市住建局

9.老化失修小型农田水利维修,项目总投资160万元。

建设内容:对德令哈市怀头他拉镇东滩村、西滩村和怀图村维修预制C25砼结构梯型渠6条2996.2米,配套渠系建筑物117座,其中,斗门100座,分水闸12座,车桥5座。

收益情况:项目建成后,提升怀头他拉镇东滩村、西滩村和怀图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灌溉能力,改善3个行政村生产条件。

绩效目标:完成怀头他拉镇东滩村、西滩村和怀图村维修瘀滞C25砼结构梯型渠6条2996.2米,配套渠系建筑物117座,其中,斗门100座,分水闸12座,车桥5座。提升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灌溉能力。

利益联结机制:改善怀头他拉镇东滩村、西滩村和怀图村3个村农田灌溉条件,提高农产品产量,增加农牧民收入。

建设期限:2021年

责任单位:市农牧和乡村振兴局

10.德令哈市2021年农牧区饮水安全维修养护项目,项目总投资40万元。

建设内容:维修改造尕海镇泉水村饮水管网3公里,并配套建设附属设施。

收益情况:项目建成后,提高尕海镇泉水村农牧民饮水水质、水量、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提升尕海镇泉水村农牧民群众饮水安全,改善1.1万农牧民的人畜饮水条件。

绩效目标:维修改造尕海镇饮水管网3公里,改善尕海镇1.1万农牧民的人畜饮水问题。

利益联结机制:巩固提升尕海镇泉水村农牧民群众饮水安全,改善1.1万农牧民的人畜饮水条件,提高村民幸福感、获得感。

建设期限:2021年

责任单位:市水利局

11.德令哈市泽令沟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项目,项目总投资161万元。

建设内容:在泽令沟灌区引水渠、饮水支渠、西干渠、东干渠及其他重要部位安装雷达流量计21套,在西干渠渠首、退水口安装视频监控2套。

收益情况:项目建成后,改善蓄集乡(泽令沟灌区)牧业生产条件。

绩效目标:完成泽令沟灌区引水渠、饮水支渠、西干渠、东干渠及其他重要部位雷达流量计21套安装;完成西干渠渠首、退水口视频监控2套安装。增加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面积1.20万亩。

利益联结机制:改善蓄集乡(泽令沟灌区)牧业生产灌溉条件,提高农牧民幸福感、获得感。

建设期限:2021年

责任单位:市水利局

(三)其他类:其他类项目2个,项目总投资80万元。

1.全市短期技能培训及小额信贷贴息等项目,项目总投资50万元。

建设内容:实施短期技能培训、小额信贷贴息等。

收益情况:通过短期技能培训及小额信贷贴息,提高脱贫人口及低收入人群发展生产能力,增加收入。

绩效目标:完成小额信贷和青春创业贷款贴息工作,带动脱贫户稳步增收,完成各类培训增强农村人口稳定就业和持续增收能力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利益联结机制:继续完成全市信贷贴息,带动全市脱贫户稳步增收。完成各类培训增强农村人口稳定就业和持续增收能力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建设期限:2021年

责任单位:市乡村振兴办

2.支持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项目,项目总投资30万元。

建设内容:实施脱贫人口(含低收入人口)劳动力短期技能培训,支持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根据省、州相关政策对外出务工脱贫劳动力跨省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的,适当安排一次性交通补助,其标准不得高于1000元。

收益情况:通过对脱贫人口(含低收入人口)劳动力短期技能培训和交通补助,推动脱贫人口及低收入人群的稳岗就业,增加收入。

绩效目标:通过脱贫人口(含低收入人口)劳动力技能培训,辐射带动和提升低收入农牧户的自我发展能力。通过转移就业、创业,增加收入。根据省、州相关政策对跨省就业的脱贫劳动力适当给予一次性交通补助。

利益联结机制:脱贫人口(含低收入人口)劳动力短期技能培训让群众获得致富技能。实施不得高于1000元的一次性交通补助,促进其稳岗就业。

建设期限:2021年

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七、保障措施及工作要求

为认真做好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工作,积极稳妥建立和推进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机制,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强化资金使用管理责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财政切块安排使用资金“放得下、接得住、用得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实施项目是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到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同部署、同实施、同考核。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要根据自身发展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项目建设目标及建设进度,将年度任务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明确责任分工。市政府是整合资金统筹使用的责任主体,负责我市资金的使用、管理和项目实施,强化资金统筹工作责任制,把工作机制、保障机制落到实处,做好建立机制、强力推进落实、务求实效的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明确任务,强化责任、上下衔接、齐抓共管,确保整合工作落实到位、取得实效。

(三)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各项目实施单位及责任单位要迅速行动,精心组织,提前谋划,扎实做好各项前期工作,力求支农项目精准、资金精准、效益精准,11月底前保质保量全面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年内完成自查验收。

(四)健全绩效考评。要把建立统筹使用资金机制,作为各成员单位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特别要对重视程度、推进力度、群众满意度等实施绩效考核,要注重考核统筹整合资金项目精准选择、实施区域布局、体制机制创新、统筹规模、资金使用管理、项目实施效果等重要指标。改变市级项目考评内容,将纳入统筹方案的资金项目作为考评内容,可引进无利害关系的第三方进行评估。

(五)严格资金监管。把纳入统筹整合范围的财政涉农资金作为监管重点,市政府对财政涉农资金管理监督负首要责任。项目实施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村委会要深度参与涉农资金和项目的管理监督。财政、审计部门要加强监督,跟踪督查,严格执纪问责,对于涉农资金整合部署进度慢、措施不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特别是不执行试点意见,继续限定财政涉农资金具体用途或干扰统筹整合使用资金,继续以“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专款专用”等为借口,造成财政资金长期滞留在账上难以发挥效果的,市政府将进行约谈。

公示时间:2021年8月23日至9月2日

监督电话:0977-8228111 12317

附件:1、德令哈市2021年涉农统筹项目计划表;

     2、德令哈市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结构表;

德令哈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8月23日


主办方:德令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    德令哈市人民政府    技术维护:德令哈人民政府电子政务技术中心
电话:0977-8218876 邮箱:dlhzf@163.com   青ICP备19000027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6328020003     青公网安备6328020200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