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全市经济顶压前行、稳步增长 | ||||||||
| 2025-08-01 | ||||||||
|
||||||||
|
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加紧落实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全市经济顶住压力、稳步前行,呈现稳中有进、稳定向好的发展态势,生产需求持续增长,新产业新动能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72.0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0.42亿元,增长8.0%;第二产业增加值33.35亿元,增长16.6%;第三产业增加值38.32亿元,增长4.0%。三次产业结构比优化为0.6:46.3:53.2。 农业基本盘坚实稳固 畜牧业生产稳中有进 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含服务业)总产值完成0.79亿元,同比增长6.7%,增速位列全州第三,分别高出全省、全州平均水平1.2和2.1个百分点。其中,蔬菜种植面积0.31万亩,下降20.3%,产量0.28万吨,下降5.1%;瓜果类面积70亩,下降14.6%,产量77吨,增长6.9%。全市牛出栏0.51万头,增长17%;羊出栏3.13万只,增长27.1%;猪出栏0.6万头,增长7.6%;家禽出栏2.52万只,下降16%。牛、羊、猪肉产量分别增长18.6%、27.3%、16.8%。 工业生产保持平稳 主导产业持续向好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8%,增速位列全州第二。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长2.1倍,制造业增长27.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7.7%。重点行业拉动效应显著,1-6月,占比63.4%的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2.2%,行业代表性较强的两碱企业增加值增长23.7%,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12.3个百分点。重点产品产量看,石灰石、氧化镁、工业硅、纯碱、石灰、金属锂等分别增长150.8%、112.6%、91%、60.6%、33.6%、32%。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扩大 新能源产业主导地位凸显 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4%,增速位列全州第六,从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7%,第三产业投资下降30.5%。从构成看,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增长4.4%,设备工具器具购置投资增长33.6%。从行业看,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70.3%,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6.8个百分点。 市场销售持续回升 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形势较好 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5亿元,同比增长12.6%,增速位列全州第一。从限额标准看,限额以上单位完成零售额7.39亿元,增长30%;限额以下单位完成零售额2.86亿元,下降16.4%。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限额以上单位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1.7%,化妆品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汽车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饮料类、粮油食品类、烟酒类、日用品类及五金电料类分别增长1.8倍、97.8%、92.3%、71.4%、42.6%、40.4%、29.6%、23.9%、8.8%。 居民消费价格平稳运行 工业生产者价格下降 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增长0.3%。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下降0.3%,衣着价格上涨0.6%,居住价格与同期持平,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4%,交通通信价格下降3.0%,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3.5%,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1%,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9.3%。上半年,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8%。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 上半年,全市全体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63元,同比增长5.2%,增速位列全州第四。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84元,增长4.6%,增速位列全州第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54元,增长5.9%,增速位列全州第四。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1.86,比上年同期缩小0.03。 财政收支承压向上 税收收入同比下降 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71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税收完成1.11亿元,下降22.6%;非税完成0.6亿元,增长1.8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9.77亿元,增长15.5%。 总的来看,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发展环境,全市上下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积极应对风险挑战,上半年全市经济顶压前行、稳步增长。下阶段,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充分激发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