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德令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部门“1234”四步走夯实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之路 | ||||||||
| 2020-11-26 | ||||||||
|
||||||||
|
今年以来,德令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部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创新工作思路,“1234”四步走狠抓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进一步将返乡农民工稳定就业服务推向纵深。全年实现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6139人次,劳务收入9660万元。 加大宣传力度,就业创业政策深入人心。依托“青海人社网上办事大厅”“青海人社通”APP、“海西在线”“德令哈就业”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加大宣传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力度。同时,以开展“送岗位、送政策、送补贴、送培训”系列活动为契机,深入到村(社)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宣讲政策、解读政策等方式,将就业创业政策送进家门,让新一轮就业创业政策家喻户晓。 “两个到位”,政策红利应享尽享。一是优质服务到位。为进一步强化对我市农牧民劳动力的就业动态,通过建立28个基层就业服务站,配备60名专兼职就业联络员,在家门口“一对一”提供职业介绍、创业指导、技能培训、政策咨询、劳动权益保障等优质服务。二是创业扶持到位。将农民工纳入创业担保贷款范畴,对在创业过程中缺乏流动资金的,通过创业担保贷款扶持,解决融资瓶颈。全年为10户农牧民个体户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80万元;同时通过开展创业培训,积极鼓励农牧民自主创业。举办参加创业培训5期125人;其中农牧民55人,创业成功32人次。 “三个贴近”,确保培训见实效。抓住职业培训这个提升劳动力就业技能的“牛鼻子”,以精准培训为突破口,以“强素质、提技能、稳就业”为目标,坚持“三贴近”原则,确保培训见实效。一是贴近农民。根据农牧民的就业愿望,开展相应专业的技能培训,使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创业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二是贴近实际。采取零距离培训的做法,将培训班办在农牧区劳动力较为集中的地方,努力让广大有培训需求的贫困劳动力足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到就业培训服务。三是贴近市场。根据市场用工需求,结合当地发展状况,合理开设专业,满足农牧民的就业愿望,同时提高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全年共完成企业岗前培训、安全生产培训、计算机操作、汽车驾驶员、电焊工、挖掘机操作、酒店客房服务员等各类技能培训班33期2580人。 “四项服务”到位,实现返乡农民工就业服务无缺漏。一是组织保障到位。制定出台《关于印发《德令哈市应对疫情影响保障居民就业稳定收入形势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统一领导,科学防控,规范、有序对农民工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和到村、到户、到人的摸底调查。二是线上服务到位。依托海西在线等网络平台,通过举办“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网络招聘会”“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会”线上各类招聘活动,让农牧民在线提交工作简历,实现求职者和岗位精准对接,线上参与企业257家,人数达29855人次,其中农牧民投递简历95人。三是线下服务到位。举办高校毕业生暨稳就业“四送”专项行动招聘会、“民营企业招聘周”“金秋招聘月暨浙江援青就业扶贫现场招会”“就业扶贫日”等线下招聘活动,为企业和农牧民牵线搭桥。参与企业20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4841余个,现场达成就业意向农牧民14人。四是组织输出到位。以劳动力市场为依托,以基层劳动保障工作站为基础,依托我市枸杞产业发展优势,开展“枸杞采摘劳务用工供需洽谈会”“劳务经纪人技能培训”等活动,积极调动省内外及本市劳务经纪人,带动本市贫困农牧民劳动力有组织参加劳务输出,就近就地实现就业,增加其工资性收入。(德令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