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加大整改力度奠定创卫基础 | ||||||||
| 2016-10-18 | ||||||||
|
||||||||
|
针对国家暗访组《关于对德令哈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暗访情况的报告》提出的创卫宣传氛围不够广泛深入、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水平不高、农贸市场建设管理问题突出等问题,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积极组织人员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具体内容如下: 一、加大创卫宣传,营造浓厚氛围。为营造浓厚的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宣传氛围,提高市民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促进创卫工作顺利开展,创卫各成员单位在前期宣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借助广场大屏幕、电子显示屏、微信平台等宣传阵地,通过制作创卫PPT宣传短片、滚动播放宣传口号、制作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口袋书、设置永久性创卫宣传广告牌等方式,进一步强化创卫宣传。市城市管理局制作和发放创卫口袋书500本,在蓝天白云大酒店、世纪景华湾、海西州养路总段设置大型创卫宣传牌3块,广场大屏幕等滚动播放创卫宣传标语及PPT宣传片时间每日达8小时以上;街道办事处发动各村(社区)工作人员到个体户、居民区入户宣传创建国家卫生材料,发放宣传资料1800余份、健康知识手册600余份、门前“三包”600份,发放“致广大村民的一封信”600份,在社区宣传栏张贴创卫知识、健康知识、戒烟广告等宣传展板156平方米,在城南小区、惠民小区悬挂创卫宣传喷绘46平方米,张贴创卫标语宣传条幅30余米,发放“三堆五乱”整改通知单160余份等。 二、加大整治力度,落实责任分工。针对市容环境卫生整体管理水平不高,市城管系统落实责任,建立了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市容环境卫生分片包干责任制,落实领导责任,一对一、点对点进行巡查和整治;督促沿街店铺规范门前“三包”责任,整治乱停乱放、占道经营和流动摊贩100余起,并在位于菜市场交通线和民生巷的位置划定了一个面积约为2000平方米,集自行车、电动车和机动车停放为一体的综合露天停车场;拆除好好爱家超市及其它地段破损的灯箱及户外广告10处,拆除莲湖路及其他路段废旧门头3处,清理店铺门窗墙体张贴的商业广告、海报20余处,铲除和覆盖各类小广告200余张;拆除破损横幅40余条;维修天峻路、茫崖路、冷湖路等路段破损人行道花砖,更换莲湖路两侧路平石,对全市各道路进行巡查且维修,维修冰河东路中华灯12个、都兰溪路庭院灯8盏、黄河路路灯7盏、中心广场草坪灯16盏等;开展了绿化带专项整治活动,重点整治了黄河路、柴达木西路、天峻西路、新源路、乌兰西路、高速公路口、机场路、环城路等路段;制作密闭式垃圾斗50个,其中15个已完成投入使用,新建公厕5座,并将现城管系统管理范围内的公厕全部免费开放;为给辖区居民住户营造一个祥和、卫生、安全的生活环境,提高环境卫生质量,切实改变社区、居村环境脏、乱、差现象,以干净、整洁的姿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各街道办事处结合各自辖区实际情况,共出动人力562余人次,装载机3辆,清运垃圾1060余车次,26000余方。 三、规范市场管理,改善市场环境。为进一步提高城市品位,改善生活工作环境,市场监管部门加大办证力度,积极办理个体户(小作坊、小餐饮等)相关手续,办理营业执照29份,食品经营许可证19份。出动执法人员25人次,执法车辆5台次,对全市的25户餐饮户、15户食品加工“小作坊”、30户食品经营户进行了检查,针对卫生较差,证照不全等问题责令经营者限期整改。同时督促洲龙农贸市场开办者对海西州粮油储备库限期安装水电,为市场过渡搬迁做好前期工作,并对德令哈市蔬菜农贸市场A区(小百货市场)各经营户下发通知,限期清理个人门前、过道、屋后堆放的个人物品,同时动员所有经营户积极参与创卫。市城管系统重点清运了农贸市场内外的垃圾死角,整治市场内的垃圾转运站,规范了具体操作流程,清洗墙面及地面,清理垃圾转运站周边的垃圾,治理了市场外乱停乱放、占道经营和各类流动摊贩70余起。 通过专项整治活动,我市创卫宣传工作深入人心,市容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贸市场搬迁工作有序进行,为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