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德令哈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新常态
2016-11-23  
 索 引 号  20210127-191249-821  发布机构  德令哈市人民政府
 文  号   公开日期  2016-11-23

今年以来,德令哈市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重点任务,抓住新常态下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把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降成本和补短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好全年经济工作,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切实推进重点领域创新。为进一步推动德令哈市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实施科技型和高新技术企业“两个”倍增工程和科技“小巨人”计划,德令哈市制定了《关于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十一条措施》,单列科技创新奖励资金,鼓励企业建设研发设计室、试验室、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等平台,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组建产学研科技联盟开展科技研发,支持企业进行科技创新、进行技术攻关。大力推动“百项创新攻坚工程”和”重点产业科技支撑工程”,对列入工程范围的企业从水、电、气及融资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支持,并进一步加快德令哈市重点产业园和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发展盐碱化工、新能源产业和特色生物产业。

(二)加快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利用德令哈市获得全国第二批信息消费城市的有利契机,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宽带青海”建设,积极创建“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加快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推进“三网融合”试点。进一步完善4G等宽带移动通信网络,实现产业园区宽带网络无缝覆盖。加快骨干传输网、无线宽带网及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和升级,推进千兆光纤到楼,百兆光纤到户。重点建设行业数据灾备中心,积极推动和引进通信业、金融业、保险业等大型企业数据灾备中心落户。加快“两化”深度融合,完善提升产业链。围绕产业园区建设和大数据应用,推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实施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电子信息制造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电器元件、光纤、锂离子电池等电子信息材料产品,逐步发展传感器、蓝牙、条形码、射频识别等数据采集设备产品,重点发展高性能低功耗储能产品、存储设备等云端设备。引进发展智能电子产品、可穿戴设备等配套端产品,构建配套体系,带动电子信息制造业做实做大,提高大数据产业配套能力。以大数据领域研发和产业化项目为载体,引进相关高端人才,对符合条件的高端人才按规定享受相关待遇。

(三)进一步加快技术改造。根据工业企业“上技改”实施方案,落实好全市13个入全省“百项创新攻坚、百项改造提升” 工程项目,引进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使新兴产业成为带动全市工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以重点行业节能降耗、清洁生产为目标,实施一批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提高企业节能降耗水平,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四)推动工业品产销模式创新。一是紧盯全年34亿元对接任务,进一步强化产业、企业、产品对接工作,确保纯碱、水泥、建材等产品在市上下游企业、产品和原料之间实现无缝对接,确保新开工项目严格落实同等条件下优先在州内、省内采购建筑材料、使用本地劳动力;二是加强政策奖励。以纯碱、建材等原生矿产品为原料进行下游产品生产和以采购使用州内塔筒、风机、光伏组件、管材等装备产品进行项目建设的企业,对当年在州域范围内采购本市企业产品达到2000-5000万元企业,给予一次性资金奖励3万元;对接额达5000-10000万元的,给予一次性资金奖励6万元;对接额达10000-30000万元的,给予一次性资金奖励15万元。

(五)降低生产要素成本。一是平稳推动土地制度改革,加速确权流转。德令哈市存在一定程度的“一地两证”现象,要以确权为基础,以放活经营权流转为目的,明确土地的唯一性属性特征;建议进一步推动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土地总规动态调整机制,提高土地利用指标的灵活性;建议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放活土地利用属性变更审批,打造一批生态型企业、花园式企业,实现企业发展与绿色生态的有机结合;建议工业用地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提高容积率不增收土地价款;建议企业用于绿化的土地视为生态工程用地,享受划拨方式供地。二是推进资源品价格优化,降低企业原材料成本。减少企业资源品价格层层门槛,如运输企业原料车辆过路费减半,企业工业用水鼓励使用中水,免除企业预交电费,接收企业承兑汇票结算等。公开公共服务目录清单,明确政府公共服务权责体系,减少行政审批和中介机构评估环节,制定“负面清单”、简化办事流程。三是探索减税降费,降低企业财税成本。建议加大提高金融机构对企业信贷的支持力度,构建多层次、专业化的金融机构体系,同时提升市城投公司等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强大的信贷担保服务,降低企业财费成本。建议省上在相关税收减免优惠等政策上给予顶层设计支持。四是摸索养老保险改革,降低企业人力成本。建议省上对企业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结合国家相关政策措施,有针对性地改革企业养老保险相关制度,保障企业退休收入不降低,减轻企业人力成本,提升企业盈利空间。支持和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设补充社会保险,拓宽社保途径。探索职工医疗保险与生育保险并轨,将工伤职工医疗待遇向医疗保险靠拢,将职工伤残补贴向失业保险并进。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卡制度,实现各项社会保险“一卡通”。五是淘汰产能去库存,提升资本效率。鼓励加大企业技改投入,深度挖掘企业产能空间,在控制总成本的前提下实现单位产出更高。鼓励和推动“两碱”等产品相近的企业兼并重组,引导本地和周边地区技术和产业类型相近的企业组建产业联盟。将城中村改造纳入棚改范围,制定吸引外来务工人员定居的奖励政策,激发房地产市场活力,消纳房地产库存。六是降低企业运输成本。加强与省州交通部门沟通衔接,落实过路过桥费优惠政策,对工业企业运输的车辆给予50%优惠政策,此政策在3月份已执行。继续加大与青藏铁路公司的衔接,争取执行“一揽子价格”优惠政策,并在2015年实施16项的基础上增加到23项,并加大铁路计量设备投入,改进装载技术,巧装满载,实现满吨运输。

(六)降低企业管理成本。一是加快制定《德令哈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海西州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建立高效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通过精简机构、减少非生产行政人员数量,建立运转高效的现代企业管理机制。二是加快实施“德令哈市百名民营企业家培养计划”,着力培养一支具有高素质、善经营、懂管理、有创新、社会责任感强的民营企业家队伍,通过加强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配置,着力降低企业管理成本。三是重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专科教育,举行大范围的全员培训,提高本领,实现劳动力升级与转型匹配。

(七)加强国际产能合作。一是发挥德令哈资源优势,奋力打造高原特色循环经济体系。根据产业布局,编制招商项目册,前往新疆、甘肃招商,引进两省大型化工企业入住德令哈,大力发展油气等化工企业,延伸盐湖化工、煤化工、有色金属加工、油气化工等特色产业链,将德令哈市打造成为国家级的新型工业基地,大力推动新能源、新材料、特色农牧产品、生物医药等绿色产业发展。二是深化区域经济合作,共同建设“向西开放”的经贸共同体。加强各省区之间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和重大项目的沟通协商,整合资源,实现共同发展。三是拓展外贸交流活动,不断完善丝绸之路战略通道。坚持政府引导、文化牵线、贸易先行、合作开发、物流中转、承接转移、制造崛起的发展思路,与南亚、中亚地区的国家广泛开展经贸合作,加快推进中尼产业园建设步伐,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工作,营造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良好环境。

  

主办方:德令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    德令哈市人民政府    技术维护:德令哈人民政府电子政务技术中心
电话:0977-8218876 邮箱:dlhzf@163.com   青ICP备19000027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6328020003     青公网安备6328020200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