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德令哈市实行创卫“七化”机制全面提升城市“颜值”
2016-12-08  
 索 引 号  20210127-191405-379  发布机构  德令哈市人民政府
 文  号   公开日期  2016-12-08

德令哈市力推“卫生包片责任化、短板整治无缝化、日常监管精细化、项目建设规范化、健康教育普及化、宣传氛围震撼化、台账整理标准化”的“七化”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机制,坚决打赢创卫攻坚战,努力实现“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改善人居生活条件、营造和谐优美环境”创卫目标。

一、卫生包片责任化,创卫担子人人挑。建立创卫县级领导干部和市直部门联点包片工作制度,要求每月至少四次深入包片区域,督导、检查、指导创卫工作,充分发挥县级领导和市直部门现场指导、检查协调、督促落实、志愿服务、网格管理的重要作用,建立创卫工作日志和台账,及时反馈整改情况及困难和问题。并实行“一周一调度、一月一评比、一季一排名”制度,强化监督考核,压实创卫责任,保证各项创卫工作落到实处。

二、短板整治无缝化,城市颜值提升快。积极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和暗访组反映的问题,逐一进行整改。统一更换主要街道110个商铺牌匾、100余个垃圾箱,清理整治28000余处“牛皮癣”,增设80余个健康教育和创卫宣传专栏;专项整治乱停乱放行为,对无证“六小”行业进行大“清扫”,清理占道经营260处;整改后厨“脏、乱、差”47户;严厉整治建筑工地,对存在安全隐患的3家工地勒令停业整顿。随着各项整改任务地落实,市容市貌有了明显改善。

三、日常监管精细化,创卫管理入末梢。监管工作实行目标责任制,严格定人、定标、定责,实现精细化管理,有效助推了创卫整体推进。实现重点公共场所经营单位100%持证,证件信息内容齐全,标识清楚;现场张贴“禁烟标志”1236份,安装“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等级公示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制度公示牌”376个;督促食品、餐饮经营户办理(证)照105户,规范亮证经营80户;督促沿街店铺落实门前“三包”责任,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322份,整治乱停乱放、占道经营和各类流动摊贩2700余起。

四、项目建设规范化,城市功能大改观。项目建设是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途径。创卫工作中,不断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城市功能迅速完善,更趋科学。修建15处地坑式垃圾中转站,完成东山生活垃圾场一期整改工作,集中安置废品收购站已完成选址,正在进行项目图纸设计;清真寺屠宰点搬迁协调工作进展顺利,即将进行搬迁;河西农贸市场已经顺利搬迁至临时过渡市场,原市场已开工改造,工程推进顺利。

五、健康教育普及化,全民参与劲头足。把健康教育工作,作为提升全民健康素质的重要方式,深入市民广泛发动,全方位、多领域、各层次开展教育,市民健康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格尔木西路、巴音河两岸、西海公园分别打造“健康教育一条街”、全民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建成近10公里长的“创卫文化长廊”,各小区统一制作80余块健康教育宣传栏;各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堂,实现了健康教育全覆盖;开展无烟学校、无烟机关、无烟医疗卫生机构等无烟场所建设,在出租车、机关单位、“六小”行业等重点公共场所张贴禁烟标识7000余份;80%以上的社区建有体育健身设施。

六、宣传氛围震撼化,创卫工作人人知。广泛发动企业、干部职工、农牧民群众、社会各界、形成人人参与创卫工作、人人争做创卫宣传员的浓厚氛围。建立创卫微信平台、短信平台、信息平台;先后在各大广场、市场等重点区域和重要路段设立大型-3-创卫广告宣传牌60余块,更换道路指示牌30余块;制发创卫工作“口袋书”5000册、创卫倡议书1万余份、创卫宣传品3万份;在全市各类媒体设立曝光平台,组建千人创卫义务监督员,建立不文明行为举报奖惩制度;实行“三个一”创卫阶段工程,已举办一次创卫培训讲座、完成一次自行车骑行大巡游、开展一次全市义务劳动。

七、台账整理标准化,所有条款样样齐。根据《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八大项“爱国卫生组织管理、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市容环境卫生、环境保护、重点场所卫生、食品和生活饮用水安全、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及40小项标准分类整理台账,派专人负责创卫日常工作资料归档工作,以高水准、高标准完善档案资料,做到台账资料时时更新,实现台账资料规范化、系统化、全面化。

  

主办方:德令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    德令哈市人民政府    技术维护:德令哈人民政府电子政务技术中心
电话:0977-8218876 邮箱:dlhzf@163.com   青ICP备19000027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6328020003     青公网安备6328020200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