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德令哈市2017年上半年财政运行分析 | ||||||||
| 2017-07-12 | ||||||||
|
||||||||
|
2017年1-6月分,市财政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州财政局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工作原则,不断加大财政收入征管力度和财政支出的均衡性,市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8592万元,完成年度预算36500万元的51%,完成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任务,为全年的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一)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情况 1-6月份,我市全地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5499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906万元,增幅21.97%,其中:中央级收入完成23055万元,同比增收8782万元,增幅61.53%;省级收入完成7697万元,同比减收19万元,减幅0.25%;州级收入完成5648万元,同比增收3094万元,增幅121.14%;市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8592万元,同口径较上年减收1951万元,减幅9.5%。 市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部门来看:国税部门完成3950万元,同比增收1812万元,增幅84.8%,占市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21%;地税部门完成8789万元,同比减收10824万元,减幅55.2%,占市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47%;财政部门完成5853万元,同比减收1387万元,减幅19.2%,占市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32%。 分税种来看:增值税完成2635万元,同比增收1858万元,增幅239.1%;营改增完成883万元,同比减收309万元,增幅25.9%;企业所得税完成730万元,同比增收126万元,增幅20.86%;个人所得税完成366万元,同比增收90万元,增幅32.6%;资源税完成34万元,同比减收46万元,减幅57.5%;城市维护建设税完成2019万元,同比减收326万元,减幅13.9%;房产税完成1363万元,同比增收349万元,增幅34.4%;印花税完成870万元,同比增收541万元,增幅较大;城镇土地使用税完成1097万元,同比增收332万元,增幅43.4%;土地增值税完成87万元,同比减收707万元,减幅89%;车船税完成315万元,同比增收32万元,增幅11.3%;耕地占用税完成894万元,同比减收232万元,减幅20.6%,契税完成443万元,同比增收123万元,增幅38.4%。 税务部门专项收入:教育费附加收入587万元;地方教育费附加收入403万元。地税部门罚没收入1万元。 (二)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情况 1-6月份,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82923万元(其中上级专项2621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支5146万元,增幅7%。 按科目分类看: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028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支1683万元,增幅20%;国防支出44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支115万元,减幅21%;公共安全支出346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支877万元,增幅34%;教育支出1222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支2099万元,增幅21%;科学技术支出25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支6万元,增幅2%;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84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支830万元,增幅8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55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支2934万元,增幅20%;医疗卫生支出395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支2170万元,增幅较大;节能环保支出440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支748万元,增幅20%;城乡社区事务支出883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支1428万元,增幅19%;农林水事务支出11087万元,较上年同期减支4235万元,减幅28%;交通运输支出88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支631万元,增幅很大;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109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支838万元,增幅很大;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121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支561万元,减幅32%;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1万元;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392万元,较上年同期减支88万元,减幅18%;住房保障支出1269万元,较上年同期减支816万元,减幅39%;债务付息支出3511万元。 (三)政府性基金收支情况 1-6月份,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9370万元,其中:本级收入9370万元(土地出让金收入3182万元、污水处理费170万元,占补平衡601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7274万元。 安排基金支出1877万元,其中:土地出让金1644万元,污水处理费支出170万元,基金专项63万元。 二、收入分析 (一)狠抓组织税收收入,确保财力平稳增长1-6月份,全地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5499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9398万元,增幅20.61%。中央级、省级、州级、市级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幅61.53%、-0.25%、121.14%、-9.5%。 (二)加大财税征管力度,确保税收收入稳步增长 1.地税部门:1-6月,地税部门税收收入完成8789万元,同比减收10824万元,减幅55.2%。主要原因:一是由于从2016年5月1日起全面实施“营改增”政策,原主体税种营业税已经取消,只此税种较上年同期减收10775万元。二是由于受整体经济形势下滑影响,企业效益不理想,造成企业所得税同比减收69万元;三是由于上半年行政事业单位增资的原因,同时地税部门加大了对定期定额户催缴力度,个人所得税入库同比增收75万元。四是受增值税主税减收的影响,城市维护建设税较去年同期减收364万元,同比减少15.5%;五是通过协税护税工作的开展,地税局实行了“小税种、大管理”,印花税较去年同期增收541万元;六是城镇土地使用税入库同比增收332万元,增幅43%,主要是青海发投碱业有限公司、大唐德令哈新能源有限公司、德令哈瑞启达光伏发电有限公司、德令哈百科光伏电力有限公司等重点税源企业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309.53万元,去年同期无此收入;七是契税较上年同期增收123万元,增幅38%,主要是青海思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青海德令哈工业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缴纳54.87万元;去年同期无此项收入。 国税部门:1-6月,从国税部门入库税收来看,增值税完成2635万元,营改增完成879万元,其中市级分成税种增值税同比增收1858万元,增幅较大。主要原因:一是“营改增”工作全面推开以来,新扩围的建筑安装、房地产、金融保险、生活服务业四大行业,致使增值税收入增长;二是重点税源企业行情较去年有所好转,纯碱价格由2016年的900元/吨增长到1500元/吨,致使增值税同比增收。三是部分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到期开始恢复征税,部分光伏企业抵缴完预缴税款,开始缴纳企业所得税。 财政部门:1-6月,财政部门组织收入5853万元,同比减收1387万元,其中:行政性收费1541万元,同比减收1599万元;罚没收入1034万元,同比增收1250万元;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2575万元,同比增收865万元;专项收入630万元,同比增收524万元。 三、加快收支进度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狠抓组织收入,实现财力平稳增长。努力克服经济增长放缓及“营改增”政策性减税等因素影响,千方百计破解增收难题,切实加大组织收入力度,通过加强财政经济运行监控分析,深入推行综合治税、倒排收入任务等行之有效的征管措施,确保组织收入应收尽收。 (二)优化支出结构,发挥财政资金效益。在上级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市财政坚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的原则,支出方向突出了“小财政、大民生”的宗旨,努力压缩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重点保证工资性支出、部门运转、民生事业、重点项目等,有效的促进了我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三)深化财政改革,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坚持用改革的思路推进工作,用改革的措施强化管理,不断创新财政管理方式,全面推进财政各项改革,不断增强财政体制机制活力。一是完成2017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按照“二上二下”的编制程序,将市属一级预算单位及所属二级预算单位纳入编制范围,编制细化到项级科目,涵盖公共财政收支预算、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社会保险基金收支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二是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按照省、州相关要求,对市本级财政专户和各预算单位财政存量资金进行清查清理,并按要求每月上报财政存量资金表;三是深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稳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目标。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1-6月数据来看,虽然我市财政收入呈现总体平稳的发展态势,但在接下来的时间中依然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主要表现在: (一)持续增收难度较大。一是新兴财源尚未形成有效的财政收入来源,税收增长空间不大,财政增收后劲不足;二是由于近年来财政收入增幅较大,收入基数较高,加之受国家相关税收政策调整,以前年度一次性税收收入纳入增长基数;三是受经济发展放缓等因素的影响,驻市企业生产销售下滑,收入减少。 (二)市级财力有限,收支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随着上级政府对县级政府项目支持力度的加大,对县级政府各项资金投入也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地方配套资金需求也越来越大,收支矛盾日益突出。一是各项法定支出加大了财政支出压力。 今年以来,我市全力保障法定支出,但由于资金缺口较大,加之上级专项较少,任务指标完成难度较大;二是县级配套资金无力解决。由于我市底子薄、财力有限,人员工资性支出、民生保障性支出等刚性支出占比较大,收支矛盾日益突出,我市虽然积极筹措资金,对涉及民生保障类的地方配套足额落实,但建设性项目配套负担愈来愈大,本级财力无力解决缺口资金。 五、下一步主要工作 (一)狠抓收入组织,确保预算收入目标实现。一是紧密联系国税、地税部门,强化税收分析预测,动态掌握税源变化趋势,依法征收做到应收尽收。二是深入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分析税源,提高税款入库的时序均衡性,做到心中有数。三是与发改、交通等相关部门交流、沟通,充分发挥协税护税职能,做到信息共享,掌握税源。 (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民生支出保障力度。结合自身财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坚持“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的原则,财政支出首先保障工资性支出,确保我市各预算单位运转,积极落实民生配套等刚性支出;根据要求,不断加大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力度,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推进各业务部门项目实施进度,同时加大净结余资金的统筹盘活力度,用于我市民生及重点项目支出;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确保各预算单位“三公经费”开支不高于上年水平;加强政府性债务支出管理,确保政府信用度。 (三)加强督促检查,保证资金安全。加大对重点单位、重点项目特别是各类建设项目的监控力度,督促预算部门加快资金拨付和项目实施,确保均衡支出。完善重大支出和重点项目的决策、评审、管理、绩效评价机制,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强支出进度日常监督,随时了解和掌握各部门的支出进度,加强与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共同研究和解决支出管理中的突出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推进支出进度。 (四)努力克服困难,继续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截止第一季度收缴存量资金18781万元,一季度已经形成支出11592万元。通过清理,各项目实施单位推进工程进度和支持资金的速度明显加快,主动性大大增强,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作用。我市将继续加大收缴力度,力争在年底前完成收缴统筹任务。(市财政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