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德令哈市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17-09-14  
 索 引 号  20210127-192558-596  发布机构  德令哈市人民政府
 文  号   公开日期  2017-09-14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德令哈市上下齐心,合力攻坚,有序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工作。全市248户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达到或超过省定脱贫标准,稳定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水、电、路等各项指标全部达标,脱贫攻坚取得了良好成效。

村级产业带动贫困群众增收。产业扶贫是最有效、最持久的扶持方式。柯鲁柯镇安康村将村集体经济发展放在脱贫攻坚的突出位置,充分利用120亩集体闲置土地发展藜麦产业,与龙头企业签订订单,保证产业收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贫困群众劳务收入。2016年,安康村7户贫困户劳务增收3.2万元,平均每户增收4500元,加上年底藜麦效益分红1500元,贫困户每户平均增收6000元;为7名当年考取大中专院校的大学生每人发放奖学金1000元;为33名60岁以上老年人代缴医疗保险人均170元,节余资金用于2017年后续产业发展。今年,藜麦种植面积扩大到达到500亩,联合农业合作社流转800亩土地种植青稞,预计今年村集体收入能到38万元。

精准扶贫服务中心方便群众。为全面推进扶贫体制机制创新,德令哈市“先行先试”,在柯鲁柯镇设立精准扶贫综合服务中心,包括精准扶贫信息中心、精准扶贫服务中心、电商扶贫信息中心、金融扶贫信息中心、综合产权交易中心、劳务输出信息中心、科技致富信息中心、医疗扶贫服务中心等8个服务平台,为农牧民提供土地流转、草场产权交易、金融扶贫、劳务输出等服务,有效解决了群众办事难,手续烦,办事慢问题。精准扶贫服务中心可复制、可推广。

紧靠优势产业发展扶贫产业园。按照统筹规划、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的扶贫思路,实施“输血”促“造血”工程,建设扶贫产业园,持续稳定增加贫困户收入。动员伊明、杞珍等优势产业龙头企业入驻扶贫产业园,扶持畜牧产业、枸杞精深加工产业,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例如,伊明公司在吸纳贫困劳动力入企务工增加工资收入的同时,今年采取“企业购买牛羊、贫困户负责养殖、企业保障收购、产生收益共享”的模式,力图解放50户被“捆绑劳力”(照顾病人无法外出的劳力),加强培训,发挥其潜能,实现贫困户足不出户发展养殖业,自主脱贫致富。充分利用德令哈丰富的光热资源发展光伏产业,为贫困户提供更多、更好、更稳定的就业岗位,切实增加群众收入。

电商扶贫助力脱贫致富。一是莲湖村模式。柯鲁柯莲湖村组建精准扶贫综合服务中心分中心,成立电商服务平台,联合中国邮政推介、销售特色农产品,莲湖村农产品搭上了“德令哈”号的顺风车。在西宁火车站候车大厅设立德令哈特产专柜,日销售额2400多元;万亩枸杞园和体验店的打造更为莲湖村贫困群众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平台。二是青藏牧神模式。打造种养殖和农牧副产品销售的实体购物和网络销售平台。开办农副产品体验馆、农副产品平价网络超市、原生态农副产品实体体验店、农副产品网络销售中心,力争将“青藏牧神”打造成具有规模和影响力的“互联网+农牧+旅游示范基地”成功范例。截至目前,实体店营业额月均9.3万元,渠道配送销售月均营业额5.5万元,电商平台月均销售1.5万元,年底以投入扶贫资金的12%为贫困户分红。

信息入户扶贫效果明显。投入市本级资金68万元,采取“政府主导扶持、通信企业实施、信息进村入户”模式,实现了行政村通信网络全覆盖,为261户贫困户免费安装宽带,提供手机一部。一条线解决了群众看电视、上网络、打电话的问题。实现了实用技术,劳务、商品信息随时查,充实了群众头脑,拓展了致富思路,达到了信息扶贫的目的。

全面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重点围绕水、电、路、住房、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和卫生室、文化活动室等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充分利用国开行23.2亿元扶贫贷款,使农村牧区生活条件得到全面改善,生产发展条件得到全面提升,农牧区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德令哈市建市以来为农村牧区投入资金最多、建设力度最大的项目,一个焕然一新的德令哈指日可待。

创新经济实体与贫困群众利益联结机制。深入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创新“经济实体+项目+贫困群众”模式,完善经济实体与贫困村、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获得扶持的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在规定期限内通过规定渠道将分红资金分配给建档立卡贫困户。新模式的运作避免了分红不公、虚假分红现象,使贫困户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扶贫收益。

金融扶贫为贫困户脱贫致富增添动力。充分利用1000万元互助资金和产业发展资金,作为风险防控金撬动银行贷款,全市贫困户获得贷款180万元,为贫困户增收致富注入了强劲动力。如柯鲁柯镇乌兰干沟村贫困户王生忠利用“530”贷款5万元发展牛羊育肥,去年出售羊130只、牛3头,同时销售牛奶、酸奶,全家五口人年底人均收入达到11690元;莲湖村贫困户李永志利用“530”贷款5万元发展牛羊育肥和藜麦种植,年底人均收入近1.2万元;类似的脱贫典型正在不断涌现。现在,这些贫困户已经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贫困户利用“530”贷款发展产业增收致富,使国家的扶贫政策在广大贫困户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已成为贫困户自主脱贫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实践,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同时也将国家的扶贫政策传播到了千家万户。

  

主办方:德令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    德令哈市人民政府    技术维护:德令哈人民政府电子政务技术中心
电话:0977-8218876 邮箱:dlhzf@163.com   青ICP备19000027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6328020003     青公网安备6328020200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