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德令哈市全面完成“会改联”工作 | ||||||||
| 2017-12-20 | ||||||||
|
||||||||
|
为稳步推进妇联改革,加强基层妇联组织建设,德令哈市以新一轮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全力推进村(社区)妇代会改建妇联工作,截止12月15日全面完成全市60个村(社区)“会改联”工作,改建率100%。共选举产生了村(社区)第一届执委319名,其中:主席60名,兼职副主席64名。年龄在35岁以下的年轻执委129名,占执委总数的40.4%,执委平均年龄38岁。初中以上学历的280名,占87.8%,少数民族124名,占38.9%,党员干部119名,占37.3%。基层妇联队伍比原来60人增加了259人,为基层妇联注入了新鲜血液,激发了基层妇联组织活力。 一是领导重视,改建工作有序推进。市委高度重视妇联改革,专门成立了“会改联”工作领导小组,专题研究全市群团改革工作。召开全市群团会议,强有力推动妇联改革。市委组织部注重党建带妇建,8月与市妇联、市民政局联合下发《德令哈市村(社区)妇代会改建妇联工作实施方案》,先后两次召开“会改联”工作推进会,统筹部署改建工作。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有序推进”的工作思路,前期安排各乡镇选取示范村先行进行了“会改联”工作。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带领抓落实,密切协作,合力推进妇联改革。 二是加大宣传,营造浓厚改建氛围。积极做好改建工作宣传发动工作,市妇联、各乡镇(街道)妇联多措并举,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各村(社区)广泛宣传妇代会改建妇联的目的和意义,并对村(社区)妇女情况进行摸底调研,提高妇女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妇女工作的热情,为妇女代表的产生掌握第一手资料。市妇联在德令哈电视台广泛宣传“会改联”工作,在微信工作群,随时发布各村(社区)改建工作信息和经验做法,晒改建照片、亮改建成果,妇女干部群众纷纷点赞,用新媒体手段督促落实改建工作。同时运用市妇联微信公众号、QQ群等新媒体进行宣传,扩大影响力。 三是主动作为,做好人选推荐工作。各乡镇、街道采取调查摸底、评议推荐、组织考察等方式,做好妇女代表的推选工作。对村(社区)妇联主席、兼职副主席、执委人选由所在村(社区)党支部、乡镇(街道)妇联、乡镇(街道)党(工)委三级层层审核把关。市妇联制作“会改联”工作模板,对新一届村(社区)妇联执委人数、主席、兼职副主席、执委的选举办法,妇女代表的名额、条件、结构、产生办法及资格审查等程序都作了详细要求,明确要求各村(社区)要做到法定的选举程序不能变,选举规定的步骤不能少,保障了换届选举顺利成功、规范高效。推进过程中,市妇联及时与乡镇(街道)交流工作动态,梳理解决问题、难点,确保圆满完成改建任务。 通过“会改联”工作,广泛吸纳妇女群众中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女骨干、女能人、女带头人到兼职副主席、执委的队伍中,变“单兵作战”为“团体作业”,全力打造“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的妇女工作新格局,切实提高了妇联组织的广泛性和群众性,基层妇联工作力量不断壮大,确保了妇联改革任务在基层精准落地,为全市妇女工作实现创新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市妇女联合会办公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