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德令哈市四项措施推动特色生物产业向好发展 | ||||||||
| 2018-04-20 | ||||||||
|
||||||||
|
德令哈市依托柴达木盆地丰富而独特的沙生生物资源和高原特色生态畜牧资源,围绕州委“打造千亿元特色生物产业集群”的思路,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以“枸杞、生态畜牧业”两个百亿元产业为重点,以藜麦、白刺果、中藏药、虫草和高原水产加工产业为协同,全力建设绿色产业园区,打造特色生物产业集群。 一、基本情况 2017年全市种养殖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作物播种面积20.3万亩,其中枸杞种植11.7万亩(盛果期11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57.6%;蔬果总产量2.5万吨,蔬菜自给率提高到57%;各类牲畜存栏27.1万头,出栏13.2万头(只),出栏率50%;肉蛋奶产量9052吨,毛产量442吨。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培育,新增22家种植业合作社,现有国家、省级农牧业龙头企业2家,州级16家,省级规模养殖场32家。通过招商引资等形式,引进青海华牛、沃福百瑞、国草(同仁堂)、诺蓝杞、林生科技、伊明农牧等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入住德令哈绿色产业园区,通过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带动二三产业发展,加快特色产业的发展。2017年德令哈市成功创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二、主要做法 (一)加快产业培育。一是做好枸杞深加工这篇文章。围绕枸杞这个全州最具优势的特色生物资源,着力引进枸杞深加工企业。沃福百瑞有机枸杞全产业链项目已进入最后建设阶段,华牛生物枸杞酵素项目一期已试产,青海杞珍枸杞白刺果精深加工已建成。二是其他生物产业精彩纷呈。伊明公司牛羊肉加工、藏红花加工项目厂房已建成,和润20万吨有机肥和双合10万吨有机肥、广润德4.2万套梵润本草项目厂房和办公楼基本建成,安第斯藜麦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产业在安装调试设备,青海国草生物深加工项目正在改造厂房。三是“国”字号企业引领发展。成功引进了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落户德令哈,依托同仁堂百年老字号品牌和国内广泛的销售门店网络,实现柴达木枸杞品牌的飞越提升,引领全州特色生物产业发展。 (二)重视科技研发。特色生物产业是直接面对消费品市场的产业,产品优势特性和市场营销策略是抢占食品保健市场的关键因素。长期以来,注重引入先进工艺和创新科技,提炼生物资源突出优势特性,延长枸杞等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三)积极开拓市场。通过青洽会、浙商德令哈峰会、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验交流现场会等重大活动,全面展示我市特色生物产品,产品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同时,在州招商委的部署和带领下,组团赴浙江、北京、广州多地开展项目和商品推介,提高特色生物产品市场推广度。积极发展新兴销售渠道,运用“互联网+”的力量,开办柴达木电商绿洲和多个淘宝网店,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产品。 (四)强化企业服务。把改进作风建设、打造服务型政府融入各项日常政务工作中,千方百计为企业服务、解难题,创造了沟通及时、高效廉洁的投资软环境。印发了《关于加快培育市场主体、激发市场活力实施办法》《德令哈市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十一条措施》,在政策和资金上支持生物产业发展成效突出的企业。把完善基础设施作为夯实园区发展基础的重要支撑,不断完善园区路、水、污、气、电、热、绿等基础设施,配建大批标准化厂房,缩短企业建设时间。德令哈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条件在全省排在前列,成为吸引客商投资的亮点。(市委办公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