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德令哈市多举措创建平安校园用心呵护学生健康成长
2018-08-16  
 索 引 号  20210127-193807-253  发布机构  德令哈市人民政府
 文  号   公开日期  2018-08-16

今年以来,德令哈市教育系统紧盯创建“平安校园”这一目标,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主要任务,围绕“安全宣传教育常态化、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立体化、常规安全管理责任无缝化”三项重点,开展了一系列有特色、有成效的活动,有效防范和规避了一大批隐患源和风险点,不断提升了“平安校园”建设工作水平,为德令哈市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和内部环境,确保了全市各级各校园和谐、平安、稳定。

——校园安全宣传教育常态化。在创建“平安校园”工作中,德令哈市教育科技局将校园安全纳入“五项安全一项维稳”序列,与安全生产、道路交通、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和综治维稳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要求、同考核,从思想上让各学校重视校园安全工作。各校园主动利用宣传栏、校园网、文化长廊、电子大屏、校园广播、黑板报等载体,刊播安全小常识、小技巧,在学校的重要部位设立了警示标语标志,让学生在行走间随时接受文化熏陶。同时,还建立了学校安全教育制度,在每学期开学后和放学前一周、升国旗仪式、重大活动前,有针对性开展交通安全、意外伤害、心理疏导以及防溺水、防诈骗、防食物中毒等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置技能技巧培训,着力推动安全教育常态化。

组织学生开展紧急疏散演练活动是推进校园安全教育的一项重要活动,德令哈市按照“中小学每月一次、幼儿园每季度一次”的要求,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提高学生自救互救和紧急避险能力。特别是在每年的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或防灾减灾日,联合公安、消防、地震、人防等部门,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综合应急疏散演练观摩活动,提高学校应急疏散演练活动的科学性、规范性。

——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立体化。为了解决学校安全工作人员需要,德令哈市各中小学按照专兼结合的原则,采取设置公益岗位、军转安置、合同制招聘、转岗等多种形式,为幼儿园、中小学配齐了门卫、保安、医护、宿管、法制副校长,以保障工作需要。在正常上课期间,全面贯彻实行了上课期间封闭式管理、来客来访预约、进出校门登记等门禁制度,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值守、上下学期间保安持械巡逻护送制度,形成了学校安全事事、时时、处处有人问、有人查、有人管的严密工作体系,筑牢了校园安全防护网。

同时,还利用中央改薄项目、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专项等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面排查解决各校园硬件安全隐患,确保了学校校舍安全。并为安保人员购置保安服和头盔,配备了橡胶棒、防护盾牌、安全钢叉等必备的安保器械,筑牢了学校安全第一道防线。同时,将学校周边200米范围划定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重点区域,在学校门前悬挂了安全责任牌、提示牌、警示牌,施划了斑马线,织密了学校安全立体防护网。此外,将现有的校车全部安装了GPS和行车记录仪,建立校车监控平台,实现校车监控网络化,保证校车规范、安全运行。

——常规安全管理责任无缝化。在校园安全管理中,各中小学校探索形成了学校安全“无缝化”管理制度,实施了全员值周制度,从学生入校到出校、从上课到课间,划分时段、划定区域,设置岗位、配备人员,优化管理流程,明确岗位职责,签订安全责任书,形成时时、处处、事事有人值守、有人监管、有人处理的安全工作格局,杜绝管理盲区、管理死角。同时建立校园安全风险预警预测制度,利用网络短信、电台广播、报纸等媒体,定期研判校园安全形势,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督促学校做好防范工作,遏制和减少校园安全事件。对于校园安全隐患,德令哈市瞄准事前防范,聚焦综合整治,建立了“市上每季度一次、乡镇(街道)每月一次、学校每周一次”的安全隐患治理“三个一”工作机制,形成市上督查、乡镇(街道)抽查和学校自查的安全隐患和风险防控综合治理体系,有效整治和规避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点。

此外,教育联合安监、公安、食药监、城管等部门还组成综合督查组,对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状况进行定期督查,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下发整改通知书,实现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同时加强与公安部门的合作,在城区学校上下学高峰期疏导交通,校园周边实行见警车、见警察、见警灯的“三见”行动,有效保证了校园周边良好的秩序。(市教育科技局)

  

主办方:德令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    德令哈市人民政府    技术维护:德令哈人民政府电子政务技术中心
电话:0977-8218876 邮箱:dlhzf@163.com   青ICP备19000027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6328020003     青公网安备6328020200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