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德令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四个强化”不断开创就业创业新局面 | ||||||||
| 2019-03-14 | ||||||||
|
||||||||
|
德令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州、市全会和省、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精神,全力实施“五四战略”,奋力推进“一优两高”,紧紧围绕全市就业创业工作,通过“四个强化”,实现了创业服务系统化、就业形式多样化的良好局面。 强化就业服务,落实政策助推就业。一是搭建用工平台,助推城乡劳动力积极就业。组织开展了“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杭州市·德令哈市‘携手奔小康’东西部劳务协作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等9场现场招聘会,组织85家本市企业和6家杭州市企业提供就业岗位3600个,达成就业意向协议817人,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963人;二是夯实服务平台,全面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落实海西州进一步促进就业创业九条政策措施,成立28个基层就业服务站,配备了60位专兼职就业联络员,健全了基层就业创业服务体系。2018年录入村(社)人口信息数28064条,发放就业联络员劳动者基本信息调查服务费、就业联络员工作补助资金20.3万元;三是强抓技能培训,提升城乡劳动力就业能力。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和市场导向,创新培训模式,狠抓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培养新生技能人才力量。年内组织热力司炉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纯碱生产工、电工等短期职业技能培训班11期1600人;四是加强实名制登记,狠抓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以就业促进、创业引领、基层成长为着力点,分类施策、重点帮扶,强化实名制登记宣传,积极完善人才库,做好引导、培训、创业扶持等各项工作。高校毕业实名制登记286人,实现就业270人,登记就业率达94%。为13名高校毕业生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25万元,将44名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安置到公益性岗位,组织50名高校毕业生开展创业培训。 强化创业培训,实现创业带动就业。一是开展创业培训,增强创业能力。将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残疾人、退役军人、进城务工人员、农牧民纳入创业培训范围,有计划的讲授创业知识,提升创业理论,拓展创业思路,全年组织SYB创业培训6期100人、IYB创业培训1期50人;二是做好创业服务,优化创业环境。依托创业孵化平台和组建的创业服务专家志愿团,开展创业咨询、创业指导、创业扶持和后续服务,在孵化基地举办5期创业培训、创业沙龙、政策解读等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大众创业热情;三是落实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全民自主创业。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灵活就业补贴、企业吸纳社保补贴等优惠政策,鼓励全民就业创业,确保全市就业创业良性发展。年内为38名自主创业人员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80万元,为487名灵活就业人员返还社保补贴398.53万元,为8家企业吸纳的106名高校毕业生返还社保补贴87.41万元。 强化扶贫工作,全面落实扶贫政策。一是深入摸底。按照“精准培训、不落一人”的要求,瞄准全市现有贫困人口,走访入户,开展摸底调查;二是加大培训。根据脱贫户培训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帮助脱贫户掌握1-2门致富技能,激发脱贫户致富积极性。年内组织建档立卡脱贫户职业技能培训班2期37人;三是促进就业。认真做好发布就业信息、量身定做就业、岗前免费培训、劳动合同签定、维权讨薪保障等服务,年内在册脱贫户劳动力转移就业271人。 强化用工对接,提高劳务收入。一是依托劳务市场,带动就业。以劳动力市场为依托,以基层劳动保障工作站为基础,加强劳务输出,年内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6354人次,实现劳务收入9799万元;二是加大省内外劳务协作,强化劳务对接。以省内劳务洽谈会为契机,加大劳务输出力度,积极参加“全省东西部枸杞采摘劳务对接洽谈会”,组织46家枸杞种植户与全省各地劳务经纪人、部分县就业局签订劳务用工意向性协议,达成劳务供求意向1800余人;三是鼓励参与枸杞采摘,拓宽收入渠道。全力打造“德令哈枸杞采摘”劳务品牌,继续落实奖励政策,提高劳务经纪人带动农牧民采摘枸杞的积极性。为9名劳务经纪人申报奖励补贴18.5万元,带动3694名农牧民实现劳务输出。年内全市枸杞采摘用工1.1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4亿元。(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