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以市场监管广角环视新冠肺炎疫情对德令哈市第三产业的影响 | ||||||||
| 2020-03-19 | ||||||||
|
||||||||
|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整个社会运转都进入“暂停”模式,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方式,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状态。毫无疑问,这场疫情对德令哈市各个行业的影响也是较大的,现就从市场监管部门的角度对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影响作如下分下: 一、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 一是受全国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人员流动少,现餐饮行业多为网络订餐,小餐饮经营为主,形式单一,经济收益不高。流动资金捉襟见肘,复工复产后,因经营效益有限,支付从业人员工资困难。 二是受疫情影响,部分承租个人的个体工商户,除用工成本之外,房租、水电气费等硬性支出费用压力较大。房租和水电费占了总成本的50%左右,中心餐饮店的房租和水电费占到总成本的15%到20%左右,理发、服装、小百货等行业的房租水电成本也要占到总成本的30%左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营的积极性。 三是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是第三产业,疫情短期内影响其供应链、订单、物流运输、人口流动,能源价格让部分市场主体生产成本上涨。 二、市场监管部门采取的举措及成效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疫”打响以来,德令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市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两手抓”,强监管、保供应、细指导,全面服务各类生命必保、生活必须、生产必要的市场主体复工复产,为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全力支撑和服务。截至3月18日,全市8133户市场主体除季节性经营户和僵尸户外,综合复工复产率达90%以上。从行业分布综合分析来看,大中型超市、农贸市场复工率达100%,药店、医疗器械经营(户)企业复工率95%以上。全市域内市场主体呈现出上下一心抓防控、齐心协力谋复工的喜人局面。 (一)率先稳控物价严打击,解好“民心题”。稳控物价事关千家万户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营造和谐的价格环境,德令哈市场监督管理局针对医用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用品及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可能出现的脱销及涨价情况,及时张贴《致全市经营者的一封信》和《关于规范市场价格行为的提醒告诫书》,迅速通过电视广播等渠道加强宣传,强调我市粮食等生活物资供应库存充足,及时消除市民恐慌心理。同时,针对肉类、蔬菜等生活必须品及口罩、药品、消毒用品等重点商品持续加大市场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各类哄抬价格、囤积居奇、价格欺诈等价格违法和扰乱市场秩序行为,强有力的稳定了市场秩序,2月初以来,全市价格投诉量明显下降,市场物价整体平稳。截至目前,全市共受理防护及产品价格投诉举报34件,办结34件,立案查处生活必需品价格违法行为3起,在电视、网络媒体对性质恶劣的典型案例公开曝光2起,有效地震慑了市场监管领域违法行为。 (二)率先组织联防保供应,奏好“协奏曲。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全力保障市场秩序稳定,德令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切实保障煤、电、油、气、通信等基础产品服务稳定供应、运行畅通;为中德物流等储备、贸易企业做好生产组织和食品调度,全力保障市民“菜篮子”“药箱子”畅通供应;倡导春节期间无外出的中小型餐饮单位继续营业,快速开通线上餐饮,开展线下“限时服务”和“配餐服务”;指导“美团”“饿了么”开展无接触安心配送服务并联合德克士等品牌商户推出“外卖安心卡”,全程追溯每一份餐食;组织10余家商贸零售业为一线疫情排查防控人员捐赠了1.5万元现金及价值3.08万元的生活物资;积极与多部门协调筹集防护物资,向相关部门捐赠一次性帽子2000顶,防护口罩150个;全局党员干部职工自发踊跃捐款15300元支持疫情防控工作;随着返市人员的增加,积极联系协调好好爱家、乐生活、宁食等市区内3家大型超市和德惠农贸市场优先就近从兴宇公司及金峰农业供应本地蔬菜,从省内供应粮油、肉类及生活用品,倡导乡镇蔬菜零散种植户优先保障乡镇的供应,全力做好物资储备工作,全力为做好疫情防控提供过硬基础支撑,也为广大市民在疫情防控期间安心做好自我防护织密了“保障网”。 (三)率先管服结合促发展,奠基““开门红”。健康管理就是生产力。我局率先坚持“企业现实防控力与复工复产生产力相匹配”的原则,立足职能、靠前监管,指导市场主体在落实各项防疫措施的基础上有序复工复产。一是实行管控与服务相结合。一方面加强对复工复产企业、个体户监管,督促市场内经营主体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时不停歇地在面上对复工复产的市场主体进行全方位督导检查,同时,积极引导支持企业出台有针对性的便民利民措施,协助德惠农贸市场率先带头减免86家生活必需品经营户房摊位费14.8万元,并制定辐射128户经营户的减租方案;兴宇公司落实辖区内美食城及金原商贸城80余家经营户减免2个月共计97.79万元的房租,解决了小规模经营户疫情影响的后顾之忧,全力助推了各类市场主体的全面开复工。 另一方面抽调4名执法人员组建驻企防疫联络队进驻73家企业开展“跨界驰援”,向复产复工市场主体发放散装浓缩消毒液1380升、84消毒液300瓶,酒精100升,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300只,指导帮助市场主体分类别、分步骤、分人群加快速度复工复产。二是开辟“三大通道”助力复工复产。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积极推行“零接触”办理方式,开辟“远程办理网络通道”引导申请人进行“网上办”“掌上办”“邮寄办”,实现疫情防控与市场主体开复工许可事项办理两不误。对确有需要当面办理的事项,开辟“业务咨询电话通道”引导申请人通过窗口服务电话进行“预约办”,实行错峰办理。针对涉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项目,开设“特事特办绿色通道”,协助国草药业增加二类医疗器械口罩生产资质认定审批,提供专人线上指导、线下跟踪和一站式服务,及时准确的解答相关咨询问题,全力全程保障防护口罩生产企业早投产、早上市,为缓解海西州乃至全省疫情防控物资紧缺提供了坚强的保障。三是全力护航开学季。随着开学季的临近,为深入防范安全隐患,德令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紧盯“学校食堂就餐人数多,用餐时间集中,食品安全风险较高”这一重点环节,安排13人全程驻点德令哈辖区29家学校食堂,结合食堂前期自查情况,对食堂的食品安全管理、索证索票、从业人员持证、食品采购、储存、加工、留样和餐具及就餐场所的清洗消毒等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并督促学校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格落实校长为学校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学校食品安全责任制,严格执行索证索票等各项食品安全制度,确保不留安全隐患。同时,针对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就疫情防控期间的食品安全工作从食品经营许可及信息公示、原料控制、加工制作过程管控、餐用具清洗消毒、场所和设施清洁维护、食品安全管理和人员管理等方面等进行了培训,及时排除隐患,切实为学校师生饮食安全保驾护航。四是全力保障春耕黄金期。当前正值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也是春耕备耕的农忙时节,为保证化肥等农资产品价格稳定和产品质量安全,服务好春耕生产,为农民春耕生产提供保障,近日,德令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密切关注农资市场价格变动情况,结合疫情防控检查,深入农资经销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开展对化肥、农药、种子、农膜等农资价格巡查,及时掌握了解价格动态,分析预测价格走势,引导经营者依法经营、诚信经营,督促指导经营者在经营场所内醒目位置公示农资销售品种、产地、计量单位、价格、举报电话等主要内容,做到明码标价全覆盖,切实营造良好透明的消费环境。同时,充分发挥“12315”举报电话作用,畅通农民诉求渠道,认真受理价格投诉举报,及时化解价格矛盾和纠纷,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五是加快开复工审批审核。从2月18日起,市市场监管局遵循市场主体应开尽开的原则,除湖北籍人员外,其他省份无发烧等症状人员企业和个人承诺后一律准予生产经营。自3月6日12时起,我省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三级响应调整为四级响应后。德令哈市作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低风险地区,加强排查,严防疫情输入依然是目前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非重点疫区来自德令哈复工复产的个体工商户无需审批。来自重点疫区和高风险地区复工复产的个体工商户人员排查管控,严格按照现有政策实施管理,一律实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后,填写个人承诺后方可复产复工。我局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原则,压实用工单位主体责任,进行分类管理、精准施策,严防疫情输入,优化工作机制方便复工复产。六是延长个体工商户年报时间。充分运用好全程电子化手段,为个体工商户提供便利登记注册服务。同时,将个体工商户2019年度年报时间由6月底之前延长至今年年底。建立完善经营场所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进一步释放经营场所资源,更好地满足个体工商户创业就业现实需求。 三、意见和建议 第一,餐饮服务和社会零售业是直接服务民生的产业,疫情的爆发直接影响消费品的供给与需求,人员流动的不确定性对消费品供给的影响则可能持续更长时间在疫情防控阶段,打击“哄抬物价”的行为只是权宜之计,只有将“稳物价”和“降税”两个政策同步开展同步实施,才是有效对策。建议政府通过直接出台中小企业降税的举措来实现“稳物价”。比如针对餐饮、酒店、旅游、线下消费、线下商业等行业,政府要出台临时性的降税补贴举措来增加企业收入,以此来保证“稳物价”的顺利实施。同时,保证物资的价格,要给市场价格设定合理的上浮区间,为生产、分销、经营者留出利润空间,将“稳物价”和“降税减负”两个政策同步开展,统筹做好稳人心、稳物价、稳就业工作。 第二,针对第三产业出现人员流失问题以及本来就脆弱的消费信心,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本并没有因延迟而延迟。例如,随着旅游业停摆,对酒店住宿业都出现经营压力,对很多中小旅行社可以说是严重打击。政府在制定疫情防控措施时,建议先审慎评估一下企业的承受能力,尽可能减少企业的损失。或者出台针对第三产业的扶持政策,直接对中小企业进行租金补贴、税收减免,通过“降成本”的方式去引导中小企业开工。 第三,在疫情结束后尽快出台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政策,加大对文化产业和院线产业的补贴力度,繁荣“假日经济”和“夜经济”。现代经济基本都是靠消费去驱动的。通过“消费→企业利润→扩大生产→刺激消费”这样的良性循环去形成一个经济增长的循环。当前,受疫情波及的电影产业,线下院线亏损较为严重。文化产业遇到的生存问题不能只靠情怀去解决,还需要政府出面,加大对线下院线、书店等文化产业的减税减负及补贴力度。(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