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市政务服务监管局十项举措深入推进全年重点工作 | ||||||||
| 2020-03-20 | ||||||||
|
||||||||
|
为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十三届七次全会、州十二届十一次、市八届十次全委会确定的全年重点工作目标,德令哈市政务监督管理局以推进“放管服”改革重点工作,不断提高全市政务服务水平和质量,深化“只跑一次”,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内强素质,外树形象,采取十项举措助力全年重点工作持续深入推进。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高频事项“只跑一次”,让群众办事少跑腿。我局细致梳理今年以来月均办件量,公布100个“最多跑一次”高频事项清单。建立政务服务标准化体系,对本级政务服务事项逐项梳理,规范事项名称、设定依据、适用范围、实施主体、办理条件、申报材料、办理程序及工作时限,取消兜底要件、压缩审批时限、优化受理流程。2018年以来,分四批共取消下放调整55项行政职权事项,审批时限削减26.7%,审批要件削减60.2%,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夯实了基础。政务事项“一网通办”,让群众办事更省心。结合年末全省事项平台统一录入工作,进一步加快我市实体大厅向网上政务服务平台集中步伐,目前政务服务事项与省级平台对接完成率达91%,全州排名第一;我市“一网通办”目标任务业已完成,“网办率”达75%。州、市两级已完成网上政务服务平台统一配置,下一步将逐步加强网上平台与各部门业务系统的数据整合、对接,消除“信息孤岛”。年底前初步实现公民、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基本信息共享。 审批事项“集中办理”,让群众办事少烦心。在市直有关部门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向政务服务中心集中,政务服务事项向网上大厅集中,确保“两集中、两到位”。全面梳理各级有关部门事项目录清单和非现场审批目录清单,实行事项动态管理,与42个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的部门签订单位授权委托书、首席代表授权委托书、窗口工作人员授权委托书,市级417项政务服务事项已实现集中办理,着力解决了“两头跑”的问题。综合事项“一窗受理”,让群众办事更便利。组织市级各部门按照任务分工,梳理纳入“一窗受理”事项,纳入到“综合窗口”受理事项的市级审批部门负责梳理“综合窗口”所涉及审批事项具体目录,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政务服务新模式,实现了从“一事跑多窗”到“一窗办多事”转变,使企业和办事群众可以在服务大厅“一个综合窗口办所有事”,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和群众对改革的获得感。 战疫期“不打烊不歇业”,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期间,为提升我市企业开办、复产便利度,大厅商事登记窗口推行“网上办”“QQ办”“预约办”“特急办”。发布“温馨提示”,科学引导企业网上办理,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对涉及防疫物资相关登记服务事项,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容缺受理、优先办理”的原则,启动帮办代办服务程序,提供全程咨询、辅导、受理、开辟“绿色通道”、执照送上门等服务,确保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事项登记。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把评判权利交给企业和群众。把“好差评”制度作为政务服务工作的重要评价纬度,将考核制度与“好差评”工作相结合,促使窗口工作人员不断转变工作作风,不断提高综合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市属122个窗口单位共66台平板“好差评”系统已铺设完成,初步完成系统建设和使用任务,基本建立以企业群众需求为导向的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预计6月底前,完成所有窗口铺设工作,实现政务服务“好差评”数据线上线下汇聚;全面建立全省标准统一制定、数据统一汇聚、评价统一管理的政务服务“好差评”体系,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办事企业减负松绑。深入推进放管服及商事制度改革,在政务大厅开辟自助区、帮办区、受理区。通过推行标准化、智能化、自动化的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提供营业执照寄递服务、发放无介质电子营业执照等途径,优化企业办理方式,拓宽业务办理渠道。同时,多形式做好线上线下宣传,营造公开透明、可预期的企业开办环境,提高群众满意度,持续激发市场活力。截至目前,通过全程电子化登记注册企业400余家,逐步实现2个工作日办照,个人独资企业、一人有限公司等一般性公司在资料齐全的情况下基本能实现现场审结。创新开展“双语服务”,让少数民族群众办事更安心。我局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落实到政务服务中,编制蒙、藏、汉三种语言文字办事指南、一次性告知书和办件流程一览表等,在政务大厅部分窗口设立“少数民族语言”服务,同时,大厅不断增设“双语引导员”,提供蒙、藏双语引导全程协办的特色服务。给少数民族办事群众当好“语言翻译官”、“政策解读员”,切实解决少数民族群众办事语言不通的问题,切实巩固我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荣誉称号。大力整治窗口服务质量,让群众办事更顺心。突出问题导向,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应用电子监察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上网行为管理系统,实时对个窗口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进行全程监督,强化大厅纪律巡查,加强窗口人员工作纪律管理,有效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突出问题,杜绝吃拿卡要、慵懒散拖现象。开展文明礼仪培训,进一步规范窗口的服务语言、服务态度、服务仪表、服务设施。完善投诉管理办法,规范投诉流程,设置投诉举报箱,开通网上投诉平台,公布投诉举报电话。1—3月窗口服务良好,未发生一起投诉。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拓展“互联网+”外延。结合全省事项平台统一录入,积极推进实体大厅向网上政务服务平台集中,全市567个政务依申请类事项已入驻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初步建成了纵向到基层、横向连部门的规范统一、整体联动、全程协同、一网办理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州、市两级已完成网上政务服务平台统一配置,并逐步加强网上平台与各部门业务系统的数据整合、对接,公民,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基本信息实现共享。截止目前,除部分法律条文规定的事项以外,全市各单位共4535项政务服务事项已完成对接全省政务服务平台,占总数96.3%。 二、对策建议。一是推行并联审批制度,明确牵头把关单位。按照“一门受理、抄告相关、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的工作机制,确保并联审批顺畅有序进行,最大限度的方便企业群众,加快项目生成落地速度,不断拓宽“便民绿色通道”,推进全程代办服务,开通审批“直通车”,全面实行无限时预约服务。二是着力建好审批系统,提升审批监管水平。坚决按照省、州确定的工作目标,完成“好差评”等系统建设和使用任务。根据系统开发“一站式服务、一窗式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审批、一单式收费,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并联审批、两种方式办理”的总体要求,搞好审批事项流程再造工作。并组织好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各单位进驻人员操作水平,确保系统建成后发挥最佳效能。三是加快推进互联网与行政审批深度融合。充分利用已有信息平台资源优势,加强集约化建设,优化行政审批系统,继续推进政务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在全市各部门已完成行政许可事项与政务服务平台对接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打消部门、单位间的“信息孤岛”。(德令哈市政务监督管理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