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德令哈市河西街道柴达木路社区党总支以“储蓄真情,支取爱心;各尽所能,奉献爱心”为宗旨开展“爱心存折”活动,动员社区内热心公益事业的党员、居民群众奉献爱心参与社区建设,帮助贫困家庭和弱势人群。“爱心存折”它既不存钱,也不存物,而是将爱心储户的奉献事项兑换成积分存入存折,通过积分兑换实物的形式,鼓励他们积极献爱心、做好事。为开展好此项活动,社区党总支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健全机构,严格管理。成立了由社区党总支书记为组长,副书记和各支部书记组成的“爱心储蓄银行”管理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为“银行”任命了5名负责人,一名为“行长”,四名为“银行管理员”。主要负责对银行“储户”的个人档案管理和服务档案进行统一管理。二是制定了《爱心储蓄银行储蓄制度》、《爱心储蓄银行党员志愿者考核奖励办法》、《爱心储蓄银行党员志愿者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为银行有效运行奠定了基础。三是实行“开户”申请制度。规定凡是社区任何一位有时间、有意愿、热心服务公益事业的社区党员、居民都可以到“银行”申请“开户”。银行审核通过后给储户发放统一制作“爱心存折”,内页有志愿者姓名、出生年月、卡号、签发日期、单位、负责人、社区联系电话、储户服务时间、服务内容和时间存入、支出项目等信息。平时,社区志愿者把自己的服务存入“爱心储蓄银行”,在自身需要帮助的时候,通过支取存款时间来获得其他志愿者的相关帮助,最终实现“储蓄时间新时尚、回报奉献有来人”的温馨活动宗旨。四是明确了银行的服务主体、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等。爱心储蓄银行的服务主体是在银行注册开户的爱心志愿者;主要服务对象是社区孤老、“空巢”老人、单亲、重病、残疾、军、烈属对象及其他有特殊困难者;主要服务内容包括慰问性的聊天、纠纷调解、环境保护、社区巡逻、帮扶救助、科普宣传等。五是强化宣传,增加激励。社区加强了“爱心储蓄银行”的社会宣传,通过各种宣传形式,加大宣传“爱心储蓄银行”的志愿服务精神,并对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各类先进典型进行宣传,年终评选“爱心标兵”“爱心状元”“爱心使者”等称号。六是开展扶贫解困、敬老爱老“情系夕阳”、“爱心助困”捐资助学、“家庭医生”活动、“红色信使”活动等主题活动;以“爱心储户”解群众之难,与贫困家庭结对帮扶13对;为一名白血病患者申请特殊救助金5万元,帮助40户困难家庭实现“微心愿”;利用各类节日慰问辖区弱势群体150余人,送去慰问金5000元及生活用品;帮助13名大学生进行“金秋助学”,帮助一名少数民族家庭孩子解决两个孩子户口问题并联系学校入学;为31名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不定期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上门服务等。七是组织党员、志愿者等参与垃圾清理以及治理卫生脏、乱、差工作,共出动志愿者、群众300多人次,清运垃圾5车,美化了社区环境。以“党员365工作室”为平台,志愿者24小时轮流值班无偿为百姓提供服务;在网格中推行“一格五员”模式,6个网格设置“五员”岗位30人。在小区设置“和风随手拍曝光台”,协调解决群众小问题23件,使许多不文明行为得到纠正;每天定期不定期在小区巡逻,维护治安环境。自“爱心存折”活动开展以来,爱心储蓄银行的“储户”已达54人,储蓄时间共2420小时,个人储蓄最高达到196小时。共评比“爱心使者”5人,收到捐款3000余元、衣物300余件、图书80余册,已接受“爱心储蓄银行”救助的达200余户。“爱心存折”活动的顺利开展,不仅解决了弱势群体的实际困难,更重要的是大力弘扬了奉献志愿精神,展示了党员志愿者的时代风采,使“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在柴达木路社区成为一种风尚,形成关爱人、服务人、教育人、凝聚人的和谐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