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德令哈市流域水环境整治攻坚战取得实效
2020-04-23  
 索 引 号  20210127-194406-908  发布机构  德令哈市人民政府
 文  号   公开日期  2020-04-23

德令哈市水利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围绕水利“发展谋长远、工程补短板、行业强监管”的工作总基调,全面监管好本地区“盛水的盆”和“盆里的水”,进一步提升全市人民在享受水利公共资源和优质生态产品方面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水域水环境整治攻坚战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水生态优先建设

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加强巴音河国家水利风景区建设和管理,积极争取并实施好河道(沟道)治理、节水灌溉、水源地保护等工程;不断巩固扩大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成果,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建设国家级验收,加大节水宣传力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水资源“三条红线”管控和取水许可制度。

目前,全市水资源利用总量控制在2.56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比2015年下降32.46%,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下降24%。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进一步改善了水生态环境,地区降水量增多,河道径流量增加,湖泊面积持续扩大。

二、水源地保护扎实开展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的实施意见要求,德令哈市着力从以下几方面打好饮用水源地保护攻坚战。一是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范化达标建设。德令哈市水源地位于市区以东巴音河河漫滩,为进一步推进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进行了划分。水源地划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准保护区,并设置了饮用水水源地标志牌,在城市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范围内设置了网围栏。划定水源地一级保护区0.31平方千米,二级保护区1.46平方千米,建设保护区范围网围栏10公里、设立警示牌、安装监控系统;为防治水源地水体污染,在水源内种树种草;在水源周围修建防护栏,沿巴音河左岸边修建防洪堤,确保水源汛期安全;实施德令哈市水源地保护工程。对水源地范围内耕地、草地、养殖场进行征地拆除,结合全面加强河湖长制管理,对水源保护区内的砂场、砖源进行了彻底的清理和整治,对水源保护区内卫生厕所进行规范化升级改造,并定期清运处理;有效提高完善了水源保护区的防洪标准和设施建设,杜绝了面源污染。二是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管理保护。建立健全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长效管理保护机制,修编完善了《德令哈市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办法》,落实了水源地河段河长并设置了河长公示牌,由专人巡查管理,保障了全市居民饮水安全,城市水源地日供水能力达到10万立方米。三是增强供水保障能力。水源地现在拥有深井19口,有较完备的消毒设施和与之配套的电器系统,有高位蓄水池6座,其中500立方米的3座,1500立方米的2座,2000立方米的1座,蓄水调节能力6500立方米,城市供水管网延伸至柯鲁柯镇和尕海镇。完善县级水质检测中心建设,对水质实时监测,水质得到保障,集中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达到优良,水质达标率为100%。

三、河湖长制工作顺利推进促进市水域环境综合整治德令哈市通过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完善河湖管理制度体系、加强执法监管、深入开展清河行动等五项措施,全面推进河湖长制工作,促进全市水生态文明建设。一是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确定“六河八湖两库”为市级推行河湖长制重要河湖(库),及时调整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领导小组,设立73名三级河湖长,安排工作经费10万元,树立52块河湖长制公示牌,将河湖长制工作职责落实到乡镇、落实到村、落实到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实现了三级责任河湖(库)长管理全覆盖;把实施河湖长制纳入市级目标责任考核体系,把河湖管理保护作为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要内容。全面开展河湖(库)巡查和清河行动,以市委、市政府党政领导为总河湖长的各级河湖长细化分解“责任田”,常态化开展督查巡河,规范化建立巡河台账。上半年累计巡河湖651人次。二是完善河湖管理制度体系。健全完善《德令哈市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会议制度(试行)》等六项制度,建立了河湖保洁工作机制;实行“一河(湖)库一策”。印发实施“一河(湖)库一策”方案均,并在及时收集河湖水资源、水功能区、水源地、水域岸线、水生态、水环境等信息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一河湖(库)一档”;创新建立“河长制+”工作机制。投入70余万元实施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充分利用新媒体建立工作群,设立全市河湖长制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工作推进情况。水利部门联合自然资源、林草及乡镇、村进行河湖(库)巡查巡视,实现河湖长制工作的无缝化衔接及合力推进。三是加强执法监管。完善涉河建设项目的规范管理,对2016年以来全市河湖及水工程管理范围内的桥梁、穿河(堤)管道、截(堵)水建筑、房屋建筑等涉河湖建设项目进行全面排查,全市无未批先建、不按批复意见要求建设、乱设阻碍行洪构筑物、以及非法围河、围湖等侵占河湖管理范围的建设情况,未发现涉河湖建设项目存在违法违规问题。按照属地责任划定河湖管理范围,全市责任河湖重点段已完成岸线管理范围划定。以落实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为重点,严格实施取水许可制度,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对全市范围内所有机井有无取水许可相关手续进行排查,按照取水量大小办理手续或进行备案;区域内河湖在巡查中发现问题及时得到整改。巴音河流域防洪工程体系逐步完善提升,巴勒更河流域综合治理前期工作进展顺利,白水河综合治理方案已编制完成,尕海湖湿地自然保护工作积极推进。四是深入开展清河行动。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以“清洁河湖水质、清除河湖违建、清理违法行为”的清河行动以及河湖“清四乱”,对入河湖排污口清理整治、河湖采砂、水库垃圾围坝清理、河湖岸线固体废弃物清理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进行专项整治清理,把白水河、巴勒更河环境生整治纳入巡河管理职责,持续开展河湖管理保护专项行动,累计巡河湖1441人次,清理建筑垃圾72方、生活垃圾23吨、水库围坝垃圾220.5方。五是深入开展河湖“清四乱”。对全市河湖管理保护中存在的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突出问题开展清理整治行动,发现一处、清理一处、销号一处,累计排查出16项问题,已全部解决销号。通过集中整治,全市责任河湖均不存在非法采砂、非法捕捞等违法违规行为及违章建筑物,河湖保洁工作持续开展,河湖管理保护综合执法形成常态。

四、水旱防御工作扎实推进

德令哈市严格贯彻落实省、州防汛抗旱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控,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抗大灾的思想,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全面落实各项防御措施,确保河道、水库、水源地、水电站等水利设施和部位的安全,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安全。全面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加强预报和完善预案工作,抓好水库、电站、河道等重点部位防洪。一是加强气象水情监测预报,进一步密切同驻军部队的联系,搞好军民联防。二是编制完成了黑石山、怀头他拉水库汛期调度方案和调度运行方案,落实了水库“三个责任人”,水库“三个重点环节”工作成为常态。三是根据省州主管部门安排,编制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并积极组织演练。四是落实防汛抗旱属地分片包干责任制和汛期24小时值班制;配合应急管理部门推进防汛抗旱指挥部应急响应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指挥部成员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强化统一指挥、分工合作、反应灵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应急机制。

五、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开展使流域水环境极大改善

德令哈市巴勒更河综合治理工程批复总投资为1.3亿余元资金对巴勒更河35.3km长的河段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治理。一是实施控导工程,新建导流坝、导流渠、护岸等对河道主河道外沟、岸进行保护治理。二是实施主沟治理工程,新建护岸、暗渠防护、拦沙坝等进行主河道河床和河岸进行治理。三是实施支沟治理工程,新建支沟拦沙坝、潜坝、护岸、退水涵管,减少水土流失和河岸崩塌。四是继续申请上级资金投入,尽快实施已经编制完成的白水河河道综合治理工程,使白水河生态更美。通过上述工程措施的实施,彻底改善巴勒更河流域水环境,使巴勒更河水更清、岸更绿、水更美。

  

主办方:德令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    德令哈市人民政府    技术维护:德令哈人民政府电子政务技术中心
电话:0977-8218876 邮箱:dlhzf@163.com   青ICP备19000027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6328020003     青公网安备6328020200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