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德令哈市工业科技和信息化局关于网上招商网上签约进展情况
2020-06-22  
 索 引 号  20210127-194436-689  发布机构  德令哈市人民政府
 文  号   公开日期  2020-06-22

为不断拓展招商引资发展平台,根据海西州招商促进服务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海西州网络招商工作方案》的通知(西招商委办﹝2020﹞1号)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招商局)《关于应对疫情开展网络招有工作的指导意见》(青工信投促(2020)95号)文件要求,大力推行“不见面”招商,确保疫情防控期间招商引资工作不断档、不掉线。年初“疫情期间”我市强化项目策划和网络招商,形成网络招商新机制,持续促进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形成招商合力。持续强化“一把手”招商工程,建立“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工作机制,形成领导干部亲自招商、带队招商、服务招商,工业园管委会、市直部门领导亲自招商全覆盖的大招商格局。根据盐碱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特色生物深加工、飞地经济、特色旅游等7个重点产业,组建招商队伍,实现投资促进局推广各产业组统筹协调、各职能分责推进的局面。

二是结合资源优势,做好项目储备。全面梳理2019年招商引资项目,组织人员精心编制充实完善《德令哈市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书》,准确掌握我市和周边地区资源及产品链情况,强化与省化工院、柴达木研究所等机构的合作,修订和完善招商项目库。围绕培育壮大锂产业、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特色生物等优势产业集群,紧盯重点产业、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着力在引进龙头、集聚关联、完善链条、打造集群上下功夫,重点引进一批带动能力强的龙头型、基地型项目。

三是加大基础建设,承接转移产业。一方面加快推进陶旺工业园的规划、环评升级工作,为承接精细化工产业做好科学指导。另一方面积极申请国家、省、州资金,推进陶旺工业园供水、排水、污水处理、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精细化工产业园。

四是统筹招商力量,形成招商合力。建立招商信息共享机制,充分发挥北京、上海、成都、南京等地招商联络处优势,定期共享信息、共同研判信息,按照行业类型,由领导带队各部门组成多个招商小组点对点开展招商活动。依托浙江援青指挥部、各类商会、协会等平台,与全国各地社会组织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及时掌握各类经贸动态信息,搭建“商贸朋友圈”,把产业对接和项目引入作为援青平台和社会组织的重点工程,促成更多项目落地。同时,充分利用西宁机场、火车站的产品展示柜及对外销售等方式,支持企业做好品牌策划和营销,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

二、取得的成效

2020年网络招商、网络签约活动中,全市完成网络签约项目3个,完成签约金额13.6亿元。分别是:浙江方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的藏红花种植及深加工项目,总投资10亿元;南京泽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的高原特色产品火焰蔘种植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0.6亿元;上海谷榕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实施的30000KW区块链数据中心及大数据中心项目,总投资3亿元;以上三个项目,公司注册已完成,目前正在办理前期手续。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企业建设资金难以到位。金融行业银根紧缩,企业抵押物有限,融资困难,仍然是部分招商引资项目难以落地的主要因素。二是企业用工难问题仍然存在。受自然环境、薪酬待遇等因素影响,已投产企业技术工人难招,关键岗位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普通工人流动频繁等问题依然存在。三是园区周边生活性服务设施少。园区企业已逐渐形成规模,但目前周边生活性服务及设施没有跟上园区建设的步伐,导致企业职工生活不便捷,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工为企业工作的积极性。四是招商引资力量有待加强。德令哈无专门的招商引资机构,招商引资工作还存在工业园管委会、工信等少数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日常工作由工作人员兼职负责,人员力量严重不足。五是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丰富,但呈“东贫西富”现象,德令哈市地处盆地东北边缘,与州内西部地区相比没有资源优势,无法吸引资源型企业落户。六是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与西北其他省份相比没有优势。目前,仍执行西部大开发政策,没有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的优惠政策。尤其是金融政策方面,尚未形成有效的金融支撑。(德令哈市工业科技和信息化局)

  

主办方:德令哈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    德令哈市人民政府    技术维护:德令哈人民政府电子政务技术中心
电话:0977-8218876 邮箱:dlhzf@163.com   青ICP备19000027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6328020003     青公网安备6328020200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