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加强党建引领促进民政事业创新发展 | ||||||||
| 2020-09-18 | ||||||||
|
||||||||
|
为加快推进新时代民政事业创新发展步伐,德令哈市民政局党支部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为打造“智慧民政、阳光民政、服务民政、幸福民政”提供政治和组织保障。 着眼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推进“智慧民政”建设。按照群众到政府部门办事“最多跑一次”的目标要求,依托政府政务服务大厅、“互联网+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平台,全面推行民政服务事项“一次受理、一窗办理、一网通办”服务模式向基层延伸,推动社会救助、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孤儿基本生活保障、高龄补贴、特困供养等民政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着力推进“阳光民政”建设。一是加大政务服务事务公开力度。全面推行民政领域政务公开,及时公开民政领域重大政策举措、重要决策事项、重点民生项目和改革任务,加强对民政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的宣传,确保民政工作公开透明。二是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将“阳光民政”建设与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相结合,针对工作中容易产生腐败现象的漏洞和环节,建立权责清晰、程序严密、运行公开、结果公开、监督有力的权力阳光运行新途径。自觉接受财政、审计、监察等政府内部监督,接受社会监督、群众监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三是扩大民政服务保障知情权。不断延伸民政服务触角,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坚决防止和纠正民政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发生,让人民群众在阳光下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四是创新阳光服务新机制。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深入推进民政阳光服务品牌建设。打造“阳光救助”,规范运用“一门受理、协同办理”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城乡低保申请、审核和审批程序公开、公示和审批回避的监管。打造“阳光村(居)务”。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创新村(居)务公开形式和载体,明确村(居)务公开的内容、时间和形式。打造“阳光养老”,公布养老服务补贴的对象、标准、方式、流程,公示补助名单、床位数及额度,规范补助金使用管理。打造“阳光殡葬”,规范并公开殡葬服务流程,全面落实殡葬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服务内容、服务承诺、服务监督公开制度,推广“清单式”服务,实施殡葬标识,服务车辆、证件统一规范公开管理。打造“阳光慈善”,大力弘扬慈善文化,全面公开各种慈善信息,在全社会营造互助互爱的公益慈善氛围。自觉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着力推进“服务民政”建设。一是积极创建人民满意的模范民政机关。以人民满意的模范民政机关创建为目标,不断加强民政机关政治建设、党的建设、廉政建设、作风建设,推进民政机关正风肃纪和自身建设,加大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力度,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把民政部门建设成为为民解困的“优秀窗口”。持之以恒的强化作风建设,大力创建学习型、政治型、效率型、创新型、服务型、廉洁型“六型民政机关”。二是深入开展新时代最美民政人评选活动。以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为载体,在本单位开展“学习身边榜样”活动,以展示新时代民政干部职工奋发有为、亲民爱民的责任担当和取得的新成就。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推进“幸福民政”建设。一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加快民政创新发展,提升基本社会服务质量,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服务需求。二是完善特殊群体关爱、帮扶、保护机制,坚决打赢兜底脱贫攻坚战。做到兜底保障和脱贫攻坚有效衔接,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兜底保障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加强儿童关爱保护,充分发挥村(居)儿童主任作用,严格落实强制报告制度,切实做好“两个兜底”工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