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德令哈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 ||||||||
| 2021-02-24 | ||||||||
|
||||||||
|
近年来,德令哈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工作紧紧围绕中央、省州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建设管理已呈现出了主体更加明确、责任更加落实、保障更加稳定、机制更加灵活、质量更有提升的良好局面。 一、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四好农村路”建设示范县创建和省级验收,打造示范路里程102.514km,印发《德令哈市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全省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县、乡道四级及以上等级公路达到100%,全面完成农村牧区公路特别危险路段的整治工作,农村牧区公路管理法规基本健全,爱路护路的乡规民约、村规民约制定率达到100%,农村公路管理率达到100%,依托不断完善的农村公路网、乡镇客运站(招呼站)、公路驿站,提高城乡客运覆盖率和服务水平,全市具备条件村通客车比例达到100%,基本解决服务农村牧区“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物流集散问题。 二、农村公路投建目标率先完成。推动乡镇和建制村硬化路“畅返不畅”整治工作,投资518万元,在安康村、尕海村、平原村和东升村进行沥青砼罩面,实现路面“黑化”,完成“畅返不畅”整治里程9.35km。开展道路病害整治工程,争取州级农村公路建设资金1127万元,完成民兴村等重点贫困村沥青砼路面升级改造7.92km,并对托素湖路和国防路等重点管养公路段处理病害问题6处,完成病害整治里程18.84km,有效消除安全隐患。实施美丽乡村和农牧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完成投资323万元,在牧业村建成美丽乡村硬化路810m,贫困村建成硬化路2km,配套广场硬化等设施,切实改善人居环境。继续建设农村公路配套桥梁,下达2座中桥761延米(含引道),总投资834.16万元,现已完工投入使用。实施贫困村交通基础设施巩固提升及补短板项目,先后投资扶贫资金285万元在莲湖村、新源村、泉水村实施路面沥青罩面黑化工程,建成里程达4.6km,有效提升群众出行环境,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三、着力提升交通运输供给质量。在实现乡镇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基础上,全面夯实公告公示、建立档案台账等基础工作,确保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工作资料齐全、设施完善。摸清底数,分类施策,积极推进定时、定点、定班线公交运营模式,把公交服务延伸到乡镇、到村组,让农牧民群众也能享受高效、便捷的公交服务。截至目前,开通城市公交线路3条,城市公交运营车辆65辆,公交沿线设有固定和临时站点398个,主街道设有固定公交站亭356个。开通城乡公交8条运营线路,农村客运班车44辆,城乡公交招呼站牌42个,全市三镇一乡42个行政村通乡镇率达到100%,通村率达到100%,基本满足三镇一乡农牧区群众出行需求。 四、持续推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2020年农村公路养护里程1435.375公里,下达补助资金408.14万元,严格落实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和养护计划,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养护年均优良路率达59%,路口综合指数达76.5,完成养护绩效总目标,乡规民约、村规民约制定率达到100%,“失养”“弃养”问题未发生。推进养护工程与“畅返不畅”同步实施,通过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省级财政安排资金244.89万元,实施平原村、尕海村沥青罩面养护工程,建成沥青路面2.8km。同时,大力争取州级资金1172万元,实施修复性养护与路面黑化工程,在大煤沟、托素湖实施修复性养护工程,完成路面整治780m、15.84Km,安康村建成沥青路面7.118km、民兴村6.555km、甘南村800m,包括应急养护等大中修,全年完成养护工程里程数为63.573k,年度指标“养护工程不低于3%”的目标全部实现。 |
||||||||


